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

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

ID:29918830

大小:15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5

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_第1页
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_第2页
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_第3页
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_第4页
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编号:九江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学科分类小学数学课题负责人熊少权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九江市庐山区赛阳中心小学研究起讫时期2015年3月~2016年10月联系电话(区号)0792-8892781(办)13879221735邮政编码332009通讯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赛阳中心小学电子信箱xsq19710711@163.com九江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印制九江市教育局课题基地办-14-填表说明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

2、整。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A4复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14-一、基本情况课题名称常见的量“微课”教学研究负责人姓名熊少权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71年7月11日行政职务教务处副主任专业职务小学高级研究专长小学数学教学最后学历本科主要承担研究任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具体分工熊少权男44

3、本科教管小高教务处副主任庐山区赛阳小学负责人胡雄鹰男42本科教管小高办公室主任庐山区赛阳小学副组长李智男46本科教管小特高教研室副主任庐山区教研室专家指导张海燕女28本科数学小一教师庐山区赛阳小学实验教师李丹女27大专数学小二教师庐山区赛阳小学实验教师黄小兰女34大专数学小一教师庐山区赛阳小学实验教师周丽影女23大专数学小二教师庐山区赛阳小学实验教师蔡煜男24本科数学小二教师庐山区赛阳小学实验教师-14-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1、研究成果姓名年龄职称著作、论文、实

4、验报告名称获奖级别(出版)熊少权44小高九江市第二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九江市一等熊少权44小高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效果九江市一等奖熊少权44小高九江市第三届小数观摩比赛九江市二等奖熊少权44小高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庐山区二等奖熊少权44小高微课《平年和闰年》2014年庐山区二等奖胡雄鹰42小高《浅谈数学与生活》九江市二等奖胡雄鹰42小高《单元学困生之困惑》九江市三等奖胡雄鹰42小高《加减法教学设计》九江市三等奖张海燕28小一好一个“粗心”的理由——剖析背后故事,浅谈解决之道江西省一

5、等奖张海燕28小一对学困生问题的思考九江市二等奖张海燕28小一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语言艺术九江市二等奖张海燕28小一浅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九江市三等奖张海燕28小一九江市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九江市一等奖张海燕28小一微课《面积和面积单位》2014年庐山区一等奖李丹27小二微课《人民币的认识》2014年庐山区一等奖-14-2、工作基础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一直以来,我校与时俱进,一直以“科学管理、科研兴教”改变办学理念,狠抓教研工作,制定了教学教研制度。以教导处、教研组为龙头,以教研会、集体备课会

6、为平台。切实有效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研活动。我校不论是在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具备了参与此项研究的工作条件。现作如下概述;(1)课题研究基础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经验、教学管理经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多次委派教师参加区优质课教学、说课、及区市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论文在区、市多次获奖。庐山区成立名师工作站,我校熊少权老师成为首批成员,去年我校张海燕、李丹两位老师也被吸收为工作站成员,如今,我校已具备了一定的教育教

7、学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2)师资力量及软、硬件设施本课题组教师平均年龄29岁左右,全体成员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去年庐山区所有学校都建立了“班班通”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白板,现在我校所有教室、办公室都实行了网络覆盖,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4-三、课题论证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目标、理论假设、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面对新课

8、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交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中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才能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能不能好玩点、有趣点?在这种背景下,“微课”诞生了。微课的出现,打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