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证据》word版

《dna证据》word版

ID:29933376

大小:71.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5

《dna证据》word版_第1页
《dna证据》word版_第2页
《dna证据》word版_第3页
《dna证据》word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dna证据》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证据#证据能力$a试论刑事司法中的DNA证据$b张雪纯$c中国政法大学$f随着现代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基因研究成果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DNA检测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发展成果,由于其具有高度的个体识别功能,正日益受到刑事司法实践部门的关注。DNA证据也成为目前最热门的科学证据之一。面对这种“当科学遇上法律”的DNA证据,传统的诉讼制度是否足以应对,其在侦查和审判中又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对此又应该如何予以规范,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一、DNA证据的科学依据及其司法应用态势生物体细胞中带有遗传性状的生化物质为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

2、NA(脱氧核糖核酸)及RNA(核糖核酸)组成。前者是决定及传送遗传物质,除非同卵双胞胎,否则每个人的DNA组成都会不一样。并且每个人的细胞内DNA基困的排列是由单一的受精卵形成的,DNA基因的排列原则上相同且具有终生不变的特性。这一点使其成为个体识别的主要依据。将DNA检测技术首先引入司法,用于个体同一性识别的是英国遗传学家杰弗雷斯(Jefferys),他运用自己发明的DNA鉴定法,在一起移民案件中进行父权鉴定,从而标志着一种新的科学证据的诞生。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DNA鉴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DNA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3、;另一种是“聚合酶链反应法”(PCR)。“DNA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又称DNA指纹,它是由杰弗雷斯于1985年发明的。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DNA被某种限制酶切成几段后,由各段长度差异所造成的分别,得出人与人相似的程度,这是DNA鉴定的基础、采用这种方法需要的检材相对较多,鉴定所需的时间也较长。“聚合酶链反应法”(PCR)是由美国人穆里斯(Mullis)发明的。其基本原理是将DNA部分断落予以复制后再加以分析。这种方法特别适宜用在微量物证的检验上,但对检材的清洁度要求非常高。以PCR为基础所做的分析中,目前最普遍的是HLA

4、-DQa分析法及STR检测法。由于其容许放置较久的检材进行检验,并且比较容易操作,因此其使用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此外,近几年来科学家们还利用DNA分析技术,识别母性遗传特征。据此,对DNA检测技术无能为力的无核细胞的检材,如毛发(不包括发根)、指甲等的检测都可以获得精确的结果。但由于目前采用该技术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等原因,一时还难以推广。DNA鉴定法由于其具有高度准确的识别率,因而已为世界多数国家应用于司法实践。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还专门制定了DNA鉴定和证据使用的法律。例如,英国在1995年启动了DNA数据库,不仅帮助侦查机关侦破了数以万计的

5、疑案,而且也使许多无辜者重获自由、恢复清誉。美国在1994年颁布了《DNA鉴定法》,并于1995年建立了DNA数据库。①我国台湾地区为建立犯罪人数据库,协助司法鉴定,提升犯罪侦查的效能,也于1999年2月颁布了《去氧核糖核酸采样条例》。我国大陆虽然目前尚未制定DNA鉴定和证据使用的专门法律,但在司法实践中已开始广泛地采用DNA鉴定法,并将其鉴定结论作为证据使用。二、DNA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据能力,又称证据资格,是指证据材料在法律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近代证据制度,关于证据能力有两大原理:一是必须具有合理的立证价值的事实,才能允许;二是除法律另

6、有规定外,凡具有合理立证价值的事实,均应当予以允许。②DNA证据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证据,对其是否具有立证价值,基本上有两种立场:一是采消极的态度,认为DNA鉴定尚未在科学上获得确信的地位,其鉴定方法在科学上的信赖度也未能全部取得一般性的认同,或者认为DNA为遗传基因的本体,经分析该基因时可判明遗传病等遗传信息,这不仅有侵害个人尊严之虞,而且有关隐私权的信息可能被利用于监视人民的目的,因而在尚未确保控制该信息可能流入社会且不被滥用的情况下,DNA鉴定方法无法获得肯定。③二是采肯定的态度,认为DNA证据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认同,因

7、而应当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于人们就DNA证据的可信度提出的质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曾经专门组织了一个由分子生物学家、法医学家、法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其结论称:DNA鉴定具有可信度,这种方法可对侦破刑事案件提供坚实的证据。但是,这种方法并非不会出错,因此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标准,以确保化验和解释的正确无误。④目前,DNA证据科学性已得到了社会广泛地承认,因而其不仅在侦查阶段作为识别犯罪人的手段,而且在刑事案件的庭审过程中也是一种具有高度说服力的证据。与其它科学证据一样,DNA证据由于其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其结论完全依赖于专家的检验,一般人

8、(包括法官)无法对其进行质疑、批判,所以在引用其作为刑事案件中认定事实的依据时,难免有使人对其证据能力产生怀疑之处。在美国,对于科学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有两种认定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