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

ID:29935386

大小:1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 _第1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 _第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 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备课素材2新版新人教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 耳和听觉[重难点一]耳的结构和功能(重、难点)重、难点分析:耳的结构是理解听觉形成的基础和关键,学生对于耳比较熟悉,但仅仅停留在外耳(耳郭)的认识上,而对于中耳以及内耳会感觉很陌生,甚至会有错误的看法。所以,让学生能正确描述耳的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突破方案:1.做游戏和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生活经验,说明耳和听觉的重要性。2.结合耳的结构模型,说明耳的基本结构有哪些?并推测各部分的功能。3.互指游戏进一步掌握耳的结构及各结构的功能。[重难点二]听觉的形成过程(重、难点)重、难点分析:学生对于听觉是很熟悉的,都有切身体验,但是对于听觉的形成

2、还是缺乏必要的认识。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前面学习的耳的结构与功能,进一步总结听觉的形成过程。突破方案:1.播放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共同参与,同时获取信息。2.观察图片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教师配以多媒体总结:外界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视频)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视频)3.听觉的产生(视频)4.千手观音(视频)3.耳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多媒体导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感恩的心》的MV,教师面对学生,学着视

3、频的手语动作表达《感恩的心》歌词给学生看。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呀?我们怎么能听到这美妙的音乐的呢?导入课题。[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眼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首先我们来一起了解耳的结构。[实践导入]捂起A、B两位同学的耳朵,再播放一些动物的叫声给其他同学听、猜;问A、B两位同学:刚才的感觉如何?播放《命运交响曲》,简介耳聋的贝多芬。教师点评: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1.晕动病晕动病是汽车、轮船或飞机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

4、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和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半规管内有壶腹嵴,椭圆囊、球囊,内有耳石器(又称囊斑),它们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当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梯和飞机升降时,这些刺激使前庭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产生形变放电,向中枢传递并感知。这些前庭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每个人耐受性

5、差别又很大,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只有部分人出现晕动病症状。本病常在乘车、航海、飞行和其他运行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生。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呼吸深而慢、眼球震颤。严重呕吐引起失水和电解质紊乱。症状一般在停止运行或减速后数十分钟和几小时内消失或减轻。经多次发病后,症状反可减轻,甚至不发生。2.人工耳蜗人工耳蜗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

6、,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近二十多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工耳蜗进展很快,已经从实验研究进入临床应用。现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蜗作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人工耳蜗是目前运用最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工耳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00意大利Volta发现电刺激正常耳可以产生听觉。1957法国Djourno和Eyries首次将电极植入一全聋病人的耳蜗内,使该病人感知环境声获得音感。60-70年代,欧美等国的科学家也成功地通过电刺激使耳聋病人恢复听觉。通过人和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电刺激诱发出的听觉的特点和

7、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动态范围窄,响度增长陡峭及时阈音调识别差等。1972美国House-3M单通道人工耳蜗成为第一代商品化装置。从1972年至80年代中期共有1000多名使用者。1982澳大利亚Nucleus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全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现在世界上主要的耳蜗公司是澳大利的Cochlear,奥地利的MedEl和美国的AB公司。至2010年初,全世界有十几万聋人使用了人工耳蜗,其中半数以上是儿童。多道人工耳蜗植入在我国开展已经开始于1995年,这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随着人工耳蜗植入工作的开展,病例数量的增加,适应证范围

8、的扩大,一些特殊适应证的耳聋病例的人工耳蜗植入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了证实,使人工耳蜗植入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