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ID:29948724

大小:4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第二讲课时知能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读三地产业投入比重图,完成1~2题。1.三地产业都是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受产业转移影响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A.③地→②地→①地   B.①地→②地→③地C.③地→①地→②地D.②地→①地→③地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四种典型模式中,与上述产业转移关系最密切的是(  )A.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B.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C.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D

2、.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解析】 第1题,区域产业发展过程,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根据三地产业投入比重,即劳动力投入比重降低,而技术投入比重逐渐升高,可判定时间的先后顺序。第2题,A项又称珠江三角洲模式,该地区侨乡广布,早期吸引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随着全国对外开发范围的不断扩大,该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产业开始升级;之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B项又称浙

3、江温州模式,C项又称苏南模式,D项又称东北模式。【答案】 1.A 2.A近些年来,G市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完成3~4题。3.G市附近的铁路干线是指(  )A.京九线B.京广线C.京沪线D.陇海线4.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的最优势条件是(  )A.邻近广东省,距离较近B.交通方便C.劳动力丰富而廉价D.地价较低【解析】 依据图中信息可知,G市位于江西,经过该地的铁路是京九铁路;G市吸引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说明劳动力丰富廉价是最优势条件。【答案】 3.A 4.C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

4、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5~6题。5.日本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地区和增长最快的地区分别是(  )A.北美、欧洲B.北美、亚洲C.欧洲、亚洲D.亚洲、其他地区6.近年来中国吸收日本对外投资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有(  )①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②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较高③市场潜力巨大④便捷的电子商务条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第5题,由图中所给数据计算可知,无论是1994年以前还是1994年以后,北美地区所占的比重都是最高的,为44%,即日本对外投资的主要

5、集中地区是北美;日本对亚洲地区投资的增长率为8%,在各大洲中最高,即增长最快,故答案选B。第6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这些都成为吸引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来我国投资设厂的主要原因。【答案】 5.B 6.C近100年来,世界造船产业转移的趋势是,从以英国为主的欧洲转移至日本,然后到韩国,2012年,中国将成为造船业第一大国。读图回答7~8题。7.导致造船业转移的因素不包括(  )A.发达的科技B.投入要素的比较优势C.承接国的优惠政策D.国际贸易的发展8.当前造船业转移对我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6、)A.对沿海地区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促进我国中部地区产业升级C.有利于东部轻工业基地建设D.促进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世界造船业的转移趋势符合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特点,其工业生产不是技术导向型,因此科技的影响比较弱。我国承接造船业转移的地区是东部沿海地区,造船业不是重度污染企业。【答案】 7.A 8.D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

7、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样的转移,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如此就有了“腾笼换鸟”之说。据此回答9~10题。9.吸引苏南地区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的因素是(  )①劳动工资水平②土地价格③政策④市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业的有利影响是(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第9题,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相对发达的

8、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由此可知产业是由发达地区向相对落后地区转移,主要是因为苏中、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