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

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

ID:29950257

大小:116.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25

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_第1页
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_第2页
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_第3页
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_第4页
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毕业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姓名:系别:生物技术系专业:畜牧兽医班级:1级牧医班学历:指导教师:老师技术职称:讲师单位:学院2015年9月目录摘要:4一、鹌鹑孵化技术41、种蛋的消毒:42、鹌鹑的人工孵化技术:53、提高鹌鹑孵化率的措施:5二、鹌鹑的育雏技术71、鹌鹑育雏:72、提高鹌鹑育雏率的措施:7三、鹌鹑91.鹌鹑育成期:92.肉用鹑育成技术:9四、鹌鹑产蛋期91.鹌鹑产蛋期:92.鹌鹑平稳产蛋的管理措施:10五、淘汰鹌鹑以及肉用鹌鹑育肥技术101.鹌鹑快速育肥:10六、种鹌鹑的管理技术111.种鹌鹑选种方法:112.鹌鹑育种繁殖育种技术

2、:12七、夏季鹌鹑管理技术131.夏季鹌鹑饲养技术:13八、不同用途及阶段鹌鹑的饲料配方:13一蛋用鹌鹑14二肉用鹌鹑14三蛋用种鹑14四肉用种鹑14十、鹌鹑日常所需营养及作用:15九、各阶段及用途鹌鹑笼具介绍16(1)仔鹑笼16(2)种鹑笼16(3)产蛋鹑笼16十一、鹌鹑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17(一)、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17(二)、建立卫生、消毒制度,杜绝传染源17(三)、注意对疾病的发现,积极进行治疗及处理17(四)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18致谢19参考文献19浅谈鹌鹑的饲养管理技术冯联琛(13101851)13级畜牧兽医一班指导教师:陈柯职称:讲师摘要:在生活中我

3、们经常会吃到鹌鹑肉、鹌鹑蛋,也知道鹌鹑是最小的家禽之一,所以很多人觉得养殖鹌鹑也可以致富,但却不太了解鹌鹑的价值:鹌鹑是一种食用很强的家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食物--鹌鹑肉和鹌鹑蛋,被人们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食品在市场中出售,是最受人们喜爱的食品,鹌鹑蛋、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鹌鹑肉细嫩,氨基酸丰富,并且还具有很多的药用价值。是国内一致公认的珍贵食品和滋补品,具有动物人参之称。鹌鹑抗病力强,耗料少,50日龄左右开产,平均蛋重10克--13克,料蛋比2.5:1至2.7:1,成鹑重量达120克左右,每年平均产量达220到280枚,饲料成本低,人均饲养两万只,笼养占

4、地面积小,见效快,好管理,好饲养。一、鹌鹑孵化技术1、种蛋的消毒:在对鹌鹑种蛋进行人工孵化时,需要进行一定的消毒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幼鹌鹑出生时感染上疾病,现将鹌鹑种蛋消毒的方法给大家共享如下:⑴甲醛熏蒸消毒法。此法消毒效果好,操作简便。对清洁度较差的种蛋,每立方米用甲醛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在温度20-24℃,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密闭熏蒸20分钟,可杀灭蛋壳上的病原微生物95-98%。在孵化器内进行第二次消毒时,每立方米用甲醛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密闭熏蒸20分钟,对种蛋产出时间较短,而又比较清洁,每立方米用甲醛14毫升,高锰酸钾7克,密闭熏蒸30分钟,但须注意:①

5、甲醛与高锰酸钾的化学反应较强烈,又具有很大的腐蚀性,所以要用容积较大的陶瓷容器。先用适量温水溶化高锰酸钾,再将甲醛溶液倒入高锰酸钾溶液内,不要伤及皮肤和眼睛。②甲醛溶液挥发性很强,要随配随取,如发现两者混合后,只冒泡,产生小量烟雾,说明甲醛失效,要更换甲醛。③种蛋在孵化器内消毒时应避开24-96小时龄的种蛋,否则对胚胎不利。19⑵新洁尔灭消毒法:用含5%的新洁尔灭加50倍水即配成1:1000的水溶液。将种蛋浸泡3分钟(水温43-45℃),另外还有碘液浸泡法,百毒杀浸泡法,百菌清浸泡法等。种蛋保存期不宜用溶液浸泡消毒,溶液易破坏蛋面胶质层,加快蛋内水分蒸发。细菌也容易进入蛋内,因此

6、仅用于入孵时消毒。2、鹌鹑的人工孵化技术:对鹌鹑进行人工孵化时,不仅要注意种蛋的选择,而且对人工孵化的条件也要注意,比如湿度、湿度、翻蛋等一定要掌握好,现将鹌鹑人工孵化所需的条件及注意事项分享如下:(1).湿度湿度也是孵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下,孵化前期相对湿度要求60%,中期为50%,后期落盘后为65%~70%。(2).温度温度是孵化中最重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才能保证鹌鹑胚胎的正常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孵化温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应根据胚胎发育的情况,适当调整温度。整批入孵可采用“前高、中平、后低”的方法控温。前期(1~6天)温度为38℃,中期(7~14天)温度为37.8℃,后期

7、(15~17天)为37.7℃。分批孵时采用“前平、后低”的原则。如每隔5天入孵一批,那么,第一批入孵后采用38℃,第六天,即当第二批鹑蛋入孵后,调成37.8℃,以后再入孵几批也同样采取该温度保持不变。15天落盘到出雏器后,采用37.7℃。(3).通风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为保持胚胎的呼吸代谢,孵化室要有通风换气设备。(4).翻蛋翻蛋可使各部位受热均匀,有利于胚胎发育,并可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还有助于胚胎运动。要求每2小时翻蛋1次,1昼夜翻蛋12次,15天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