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的「不克制」.doc

张小龙的「不克制」.doc

ID:29954637

大小:1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25

张小龙的「不克制」.doc_第1页
张小龙的「不克制」.doc_第2页
张小龙的「不克制」.doc_第3页
张小龙的「不克制」.doc_第4页
张小龙的「不克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小龙的「不克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张小龙的「不克制」  腾讯的创始人之一Tony曾经说,微信团队保持了一种很克制的心态做产品,但今天张小龙微信公开课PRO版在演讲中说,当他听到Tony说微信很克制时,他是很惊讶的,「克制」这个词从来没有在他脑袋里出现过,相反,他认为克制想法是一种自我压制的行为,在做决定时克制想法并不是一种好的状态。    我想聊聊我对「不克制」的浅薄理解。  1.不克制想象力  不克制,我认为是在想象力上的不克制。也就是在产品或创业的初期,不要压抑想象力,也不要局限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我曾经犯过这样的错,在上一次创业做「轻单」公司遇到瓶颈

2、时,我和另外3个合伙人连续两周,几乎天天在咖啡厅抽烟开会,我们很慌张,我们拼命地想,怎么办?如果轻单这个产品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做什么产品?我们头脑风暴了很多产品,也看了AppStore美国区各种热门的产品,试图找到一种能借鉴的产品形态。  但两周的头脑风暴不但没有暴出有意义的火花,反而陷入了死循环:我们认为我们做什么都不行,并感到沮丧。当时,我们4个人从擅长的领域出发,去想我们能做什么,做内容?做社交?做生产力工具?整个讨论过程中,我们都围绕这几个方向在转,越往深钻,我们越想不到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陷入了更大的彷徨。  如果

3、现在回头去看,我会认为我们用自己熟悉的领域克制了我们的想象力。看过各种创业鸡汤文的人都对这样的话不陌生:做市场最需要的产品。但真正创业的时候,很容易就陷入了自己,尤其是创始人的舒适区,陷入了惯性思维,而忘掉了,所谓的市场,其实不止自己熟悉的「市场」,还有各种各样的市场和各式各类的需求,我们要做的,其实是要先将这些市场找出来,然后挖掘用户们的需求,再去匹配团队的能力,如果能做,快速试错,不能,则换另一个方向。  马化腾2012年曾经对外表示过,腾讯不会做硬件,但其实微信团队做了不少硬件,比如微信相框,其实还有不少,但都没有对外发

4、布。    微信有一个部门,在做本职工作的同时,没有背负任何KPI地研究各种智能硬件,每次我和这位部门负责人聊天,他都跟我分享他最近玩的新硬件,以及最近对智能硬件与微信结合的想象。  如果微信把思维克制在马化腾表态说不做硬件,显然这个部门不会花时间去研究。但是,商业为什么要压制自己的想象力?  另一个例子是Google,相信很多人都知道,Google允许员工花20%的工作时间研究与工作没有关系的事,并做成产品,如果产品验证成功了,公司就会投放更多资源,让这个产品壮大。曾经红极一时的GoogleWave就是Google澳大利亚团

5、队利用20%时间做出来的。  所以,我理解的不克制,是指想象力层面的不克制,不仅不克制我们在熟知领域上的想象力,还不克制自己走出舒适区,去看看别的市场,别的需求。  2.慢一点,不是错  曾经我很信奉一种产品哲学:唯快不破。有了想法,就立马做出来,然后马上投放到市场上,接着不断迭代,做出成功的产品。  这当然是最好最理想的状态,但大多数情况是,产品投放到市场的那一瞬间,用户来了,然后第二天,用户走了,第三天,用户再也不回来了。  这个时候,无论再怎么去改产品,可能都不会迅速拉拢新一波用户,因为我们可能在第一次露面时,就可能把该

6、用的市场推广渠道用完了。  这年头,开发一个app已经没有多少难度的,开发一个小程序更是一两周就可以完成的事,最大的难度不在于产品的功能,而是产品的闭环:用户来了—用户用了—用户走了—用户下一次如何重新进来?  如果没有把用户流动的闭环想清楚,快速迭代是没有意义的。  更好的做法应该是花足够多的时间去做市场和用户调研—不止是在网上看看新闻看看报告,而是应该走出去,接触真正的用户,花时间去设计一个合理的封闭循环。创业是要快,这没错,但如果快速试了10次,都没有把用户留住,团队可能就泄气了,到时候就不止用户留不住了,团队也可能留不

7、下来。  微信的日活已经将近8亿,对于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它在做任何新功能前,必定做了足够多的调研,才投放到验证阶段。这些调研应该是基于用户需求,而不是公司的商业需求。张小龙某次对内的演讲,提出的一个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好的产品是让用户用完即走。  这个观点和Google的产品理念是一致的:  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尽快离开我们的网站  这两个理念听起来是很矫情的,微信和Google都是巨型产品,当然不担心用户离开,反正有那么多用户,对吧?  我的理解是,产品本质上都是工具,好的工具就应该让用户用完就离开,并且整个使用过程是高效和愉悦

8、的。这样,用户下一次有需要时,才会想起继续用这个工具,而不是用其它的。  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流动闭环,真正的闭环不是粘住用户,不是疯狂给用户发推送,想法设法把用户困在产品里,而是让用户快速达成目标。如果要举一个反例,百度搜索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另一个反例是今年春晚支付宝的红包,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