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ID:29961720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5

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_第1页
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_第2页
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_第3页
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_第4页
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论文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引言1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2第一个阶段: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2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2第三个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的发展时期3第四个阶段:党的十三大到十六大3第五个阶段: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深化和拓展的阶段4第六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丰富和发展4二.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5(一)贫富差距和分配制度问题5(二)三农问题5(三)反腐问题6(四)环境问题6(五)就业问题6三.结论与展望6四.参考文献7中国特色

2、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摘要】本文从中国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共产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发展的探索与研究,系统的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实际的科学社会主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断追求探索,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大系统地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至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

3、会主义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先进性不断谱写着中国发展新征程。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的产物,适合中国得实际国情。事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主要问题引言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新社会制度代替旧社会制度,或者建立和完善一种社会制度,从来不会是历史的瞬间,

4、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产生的基础条件。从思想渊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根源是马克思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理论来源。从实践基础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借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

5、训以及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6-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历史实践证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实践上探索的最大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上探索的最大成果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中国问

6、题的总体思路。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探索,深化和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验性道路,也是一条规律性道路;所谓经验性道路,就是通过总结实践经验而找到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而找到的道路。所谓规律性道路,即通过揭示事物间内在联系,找出内在规律形成的道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经验总结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和把握了这一道路的内在本质与规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经验性道路升华为规律性

7、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了当时中国的道路问题。使得我国顺利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顺利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

8、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具有某些自己的特点。因此,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最初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和不断拓展做了直接的历史铺垫。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6-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中确定主题阶段。邓小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