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

ID:29977767

大小:68.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_第1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_第2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_第3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_第4页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总体分析: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本组的四篇课文不仅题材相同,而且特点鲜明:脉络清晰,语言平实,情感丰富。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写法上的

2、特点。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部分呈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歌词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在名人故事中成长”。课文分析:《菩萨兵》写的是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打扫院子,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并夸赞红军是菩萨兵。充分反映了朱总司令关心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特点。全文以藏胞的话篇末点题,“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  教学建议:1.围

3、绕最后一节展开教学。“菩萨一样的司令”是谁?藏胞们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菩萨一样的兵”又是指谁?他们为藏胞做了什么?2.介绍故事背景。学习这一篇课文时,要适当介绍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有关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和句子,懂得当时与藏胞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3.感悟人物品质。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朱总司令,要充分地理解描写他的语言和行动。但也要引导学生初步懂得课文也写了一个群体——红军部队。关心、帮助群众,是我们军队的光荣传统。  《李广射虎》写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军李广,

4、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听到树木中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看到草丛中有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把箭射了出去。第二天,发现箭尾的白羽也扎进了石头。赞颂了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气概。  本文体裁——“文包诗”。三年级学生已学过《咏华山》《母亲的恩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三篇类似的文章,诗文对比阅读是学习此类文章的主要方法。 教学建议:  1.课文的变序。李广将军,是一个历史人物。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可以想象诗人卢伦是在看了这段记载后,才写下这首诗的。因此,可以启发学生先说故事,再说卢伦的诗。课文

5、是采用倒叙的方法写的,引导学生进行变序的叙述,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2.诗意的引伸。诗人卢伦写这首诗的目的,不仅赞颂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的气概,而且还表达希望有李广一样的将士来守卫边疆的思想感情。3.拓展阅读。阅读《史记》中李广将军的有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利用晨诵时间,指导朗读《塞下曲》其他是个1-2首,明白《塞下曲》是以写古代将士戍边生活为题材的组诗。《少年王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写的是少年王勃在滕王阁宴会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凸显了他的才气和文思;同时也说明王勃所写名句

6、的来历。教学建议:  1.揭示课题。巧妙地揭示课题,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揭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可以先介绍王勃是初唐四杰,在引入课文;也可以从介绍滕王阁入手……  2.阅读的拓展。这篇课文的拓展性阅读,也很有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王勃的诗,可以了解性阅读《滕王阁序》,还可以收集有关滕王阁的资料……《大作家的小老师》讲的是英国著名的作家萧伯纳同一位小姑娘玩了好久。临别时,萧伯纳要小姑娘告诉她的妈妈,今天是同世界有名的大作家玩的;不料,小姑娘

7、竟也要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今天是陪苏联小姑娘玩的。文章所要揭示的道理就在篇末萧伯纳说的话语中。对于本文,我们可以采用两人行为对比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建议:  1.人物品质的理解。文章中写到的两个人——大作家萧伯纳和小姑娘,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萧伯纳平易近人、知错就改、善于思考;小姑娘天真、自信、有胆量。课文的题目,偏重于小姑娘;文章的叙述又偏重于萧伯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述中体会人物的品质。2.朗读训练。萧伯纳、小姑娘娜塔莎这两个人物性格特点鲜明,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品读人物

8、的语言、神态的句子,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学习本文。萧伯纳心理活动的情感变化也可以作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一条线索。单元教学目标:1.明确本单元的人物故事都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2.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复述故事《菩萨兵》、《大作家的小老师》,背诵积累《塞下曲》、《少年王勃》的三、四自然段。4.在研读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