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

《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

ID:2999843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5

《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_第1页
《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_第2页
《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_第3页
《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_第4页
《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碧鸡漫志》的作家作品论  【摘要】《碧鸡漫志》在论词方面独树一帜,提出不少新观点;在品作家方面,所坚持词的审美标准亦独出心裁,为后人效法。  【关键词】王灼;作家论;作品论  作为第一个系统来研究词并提出明确的理论主张的著作《碧鸡漫志》,它在理论上打破了诗词的界限。作者王灼在探讨词史时,眼光在当时世人之上,追本溯源,提出诗词同源,而在探究作家作品时,他同样有突出的贡献。  一、《碧鸡漫志》的作品论  重情性轻声律  王灼非常赞赏古代诗歌中出自性情感发的自然之音,如《荆轲易水歌》中“高渐离击筑,轲和而歌,为变徵这声,士皆涕泪”。

2、作品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只有情到深处,做到我手写我口,才会有真正催人泪下的作品,荆轲有感而发的《易水歌》不矫揉造作,引起人们的共鸣是它流传千年的原因,深刻揭示了情性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诗序》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动于中然后才会有词人形之于言,词才会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同时,他轻视当时士大夫所重视的“声律”,不满人们倚声填词,认为“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永言即诗也,非于诗外求歌也”。声律应该是服从主体情感需要的,但现在却是“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并且把声律作为

3、评价词好坏的首要标准。  尚雅正忌恶俗  词兴起于筵宴,一直以来被看成是诗的附庸。诗是主流,是文学的正宗,是抒写国家兴亡,个人抱负的载体,词只能抒写离愁别恨、男女之情、闺思闺怨。宋朝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级的扩大,使词在宋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并逐渐上升到上层文人手中,文人开始对它进行改造,拔俗崇雅以适应文学创作。王灼在音律的欣赏中以中正为雅。在词的创作中提出要具有音乐的中正之音:“中正之声,正声得正气,中声得中气,则可用。中正用,则平气应,故曰,中正以平之”。他要求词的创作只有得到中正之声,才会有正气和中气,中正之气带来平气应

4、,以达到雅的境界。在文学创作的文采方面,他同样用雅来规范词的写作。他喜爱周邦彦,夸赞他“尤俟咏雅言,元诗赋科老手也”。  求韵、气、力  在词人词作的风格批评中,王灼很注重对韵、气、骨的品评,并以此来褒贬词家的创作。“韵”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追求含蓄蕴藉、冲淡清远、耐人寻味的艺术风格和境界。“晁无咎、黄鲁直皆学东坡,韵制得七八”,原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所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一种美感,是古人孜孜以求的理想的艺术境界。“气”在中国古代也备受人们关注,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就是文

5、气,是文章所体现的作家精神气质。同一风格的作品由不同的作家创作,体现出来气质不同“苏在庭、石耆翁入东坡之门矣,短气�步,不能进也”。王灼在评价词作优劣时同样关注“力”,力有风骨的意思,指创作明朗健康,遒劲有力。“谢无逸字字求工,不敢辄下一语,如刻削通草人,都无筋骨,要是力不足”,其绮靡文风让王灼不屑一顾。  这些对作品的评论中,王灼简洁但一针见血,体现了作为评论家敏锐的观察和欣赏能力,他衡量词作优劣的标准,继承儒家诗乐传统,并为后来者所效仿。  二、《碧鸡漫志》的作家论  在分析词作的基础上,王灼还深刻细致的挖掘词人的地位,眼界

6、开阔,分析北宋词坛流派并窥探造成词人不同风格的原因。  知人论世  王灼继承了中国古代知人论世的文艺理论传统,注重作家的经历对于创作的影响。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作家的创作也就不可能不受到作家经历的制约。在对作家的评论中,王灼因人而异。第一,注意到词人本身的气质特征对词的影响,如“叔原如金陵王谢子弟,秀气胜韵,得之天然,将不可学”来评论晏几道的内美。第二,他更注意到词人的生活状况对词创作的影响,如评论秦观“少游屡困京洛,故疏荡之风不除”。最后,他也看到了词人周围环境对词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宗室中,明发、伯山久从汝

7、洛名士游,下笔有逸韵,虽未能尽奇,比国贤、圣褒则过之”中显示了久从汝洛名士游也可以提高词人的写作水平。  分派列品  王灼对词人的评价能够做的如此系统,得益于他分门别类的批评方法,这是他作家论的最大贡献。他以历史的眼光,纵向理出词的发展脉络,探究词人之间继承与发展,横向综合比较,品评词作的高下之分,纵横裨阖,树立了词家评点的范例,并为后世词学评论家仿效。他以雅俗为标准,把北宋词坛大致分为两大派,一个是雅派,一个是俗派,并对每个派别进行了高低优劣的品评。雅派可以细分为两种,以苏轼为首的豪放派,是王灼最为欣赏的。他评论苏轼“东坡先生

8、以文章馀事作诗,溢而作词曲,高处出神入天,平处尚临镜笑春,不顾侪辈”。雅派的另一种则是自成一家的词人们。他推崇周邦彦、贺铸的词语意精新,钦慕晏几道的“秀气胜韵,得之天然”,他们的词是自成一家中词之上品。秦观词“俊逸精妙”然“疏荡之风不除”,陈无己“妙处如其诗,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