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知能综合提升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

201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知能综合提升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

ID:30009467

大小:39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6

201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知能综合提升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201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知能综合提升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201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知能综合提升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2课 知能综合提升课下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5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中,体现了甘地经济思想的是(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官职头衔B.恢复手工纺织,抵制英国货物C.拒绝上英国人办的学校D.拒绝给英国殖民当局服兵役解析:解答本题要紧扣题干中的“经济思想”关键词分析,排除A、C、D三项,答案为B。答案:B2.右图反映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涉及的范围有(  )①政治 ②教育 ③经济④宗教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范围包括政府就

2、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和抵制英货,而不包含宗教。答案:D3.标志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  )A.“手摇纺车”运动    B.阿姆利则惨案C.食盐进军D.“文明不服从”运动解析:“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最著名的是“手摇纺车”运动,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甘地才提出不和英国政府合作,使不合作范围扩大。“文明不服从”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但还没有达到高潮。只有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才达到了高潮。答案:C4.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开展和停止充分体现了(  )A.时代的要求B.民族资产阶级

3、的两面性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D.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解析:本题考查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概念的准确理解。非暴力的含义是指以和平和合法的方式或手段,这场运动的目的是想争取印度自治,故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5.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A.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D.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解析:本题需要仔细辨别区分“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的每项内容,理解题干中所说的“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含义,B项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关,因此B项最符合题意。答

4、案:B6.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揭开印度民族独立的序幕B.给英国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C.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民族独立运动D.基本上完成印度的独立大业解析:本题A、D两项与史实不符,B项与题干中“民族解放运动”不符合。答案:C二、非选择题(16分)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甘地认为“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材料二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的一小块金子,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悔过信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竟原谅了他,甘

5、地感动得哭了。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打。在英国留学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材料三 (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1919年4月6日举行总罢工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材料四 (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

6、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的什么思想?(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2分)(3)材料三、四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6分)(4)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6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爱与真理的统一”可以得出体现的是甘地的非暴力思想。解答第(2)问要仔细阅读材料二,材料二分两层,第一层体现受家庭影响,第二层体现受宗教影响。第

7、(3)问要读懂材料三、四,提取信息,回答问题。第(4)问,可以从时代、阶级、史料等方面思考。答案:(1)非暴力思想。(2)家庭影响、西方宗教的影响。(3)评价:材料三认为甘地在运动中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材料四认为甘地在“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差异:材料三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四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4)可能的原因:①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前者写于1983年,当时“文革”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1994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客观、公正。②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以阶级斗争史观

8、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以文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