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

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

ID:30021793

大小:26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26

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_第1页
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_第2页
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_第3页
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_第4页
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海龙毕业论文-修改(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编号:119070241015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高粱叶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保护年  级:2011级姓名:赵海龙指导教师:赵艳琴完成日期:2015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摘要1ABSTRACT2引言31材料和方法31.1供试材料31.2室内药剂筛选及配制41.3试验方法52结果与分析62.1单剂抑制率的测定62.2孢子抑制率及其显著性分析82.3毒力回归方程的计算113结论与讨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摘要高粱叶枯病是高粱上一种真菌病害,本文

2、主要是以高粱叶枯病为材料,试验选用5种低毒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对常用的五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异菌脲500倍液对两种供试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4.98E-26、7.47E-02mg/L。50%多菌灵400倍液对高粱叶枯病菌的毒力仅次于异菌脲,55%烯酰·福美双1200倍液的抑菌效果仅次于50%多菌灵,这3种药剂都可作为防治2种病害的有效杀菌剂。而50%嘧菌酯400倍液和800倍液下该菌株表现出微弱的生长促进作用。关键词:高粱叶枯病;杀菌剂;毒力测定;萌发抑制率13内蒙古民族大

3、学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Sorghumleafblightisanewkindoffungidiseasesonsorghum.Thispaperisbasedonsorghumleafblightmaterialsusingthegrowthrateandsporegerminationinhibitionmethodtomeasurementthefivecommonfungicidesindoortoxicity.Theresultsshowthat,theIprodione50%w.p.500timesliq

4、uidexhibitedthelowestgrowthrateandthebestinhibitoryeffect,it'sEC50valuesrespectively4.98E-26mg/L、7.47E-02mg/L.Carbendazim50%400timesliquidofsorghumleafblightpathogenvirulenceafterIprodione.Thiram55%1200timesbacteriostaticeffectafterCarbendazim50%.Thethreeagentscan

5、beaseffectivefungicides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twokindsofdiseases.AndAzoxystrobin50%ester400timesand800timesliquidunderthestrainsshowedweakgrowthpromotingeffect.KeyWords:sorghumleafblight;fungicide;toxicitymeasurement;germinationinhibitionrate13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引言

6、高粱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蜀黍、秫秫、芦粟、茭子、木稷等,高粱是酿酒的重要原料,泸州特曲、茅台、竹叶青等名酒都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酿造的【1】。高粱在中国的栽培面积很广,其中山西地区是高粱的主产量区,在内蒙地区,高粱的的产量也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高粱大面积的种植,高粱病害种类高达30多种,其主要为害以黑穗病,叶斑病,炭疽病和大斑病为主【2】,高粱散黑穗病在我国各高粱产区普遍发病,在华北、东北发病较重,近几年来严重影响高粱产量【3】。高粱上的新病害也逐步增多,高粱叶枯病在一些地区也被发现。高粱叶枯病是由细极链格孢(Alt

7、ernariatenuissima)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属于半知菌亚门半知菌纲链孢霉目黑霉科链格孢属,链格孢属是全球分布最广,经济上重要的半知菌类真菌之一,其有性态在自然条件下难以见到,仅有十余种链格孢的有性态在实验室条件下被发现;其菌丝黑色,大量存在于土壤、空气和作为培养料的各种有机质上,其孢子通过空气传播【4】。由链格孢引起的病害一般都属于流行性较强的病害。高粱叶枯病主要危害的是高粱的叶片,影响其光合作用,从而使高粱产量降低。在发病初期,高粱叶片上形成梭形斑,上面长有白色柱状霉层,由于湿度的增大,在后发病期病斑的边缘出现

8、黄褐色轮纹。高粱叶枯病是高粱上一种新的病害,目前还没有特效的防治药剂,对此,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抑制率法对五种杀菌剂对于高粱叶枯病菌的室内毒力进行研究,筛选出防治该病害有效药剂,用来指导田间生产,从而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1材料和方法1.1供试材料1.1.1供试菌种采集于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民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