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

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

ID:30035638

大小:46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4页
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0例临床观察首席医学网    2010年06月27日21:58:48Sunday   ·医师杂志征稿·普通外科文献·呼吸疾病会议·网站运营·核心期刊征稿·帕金森病·国际神经再生论坛·内蒙中医药·心律失常会·危重病诊治·心血管医师·内科诊疗班·方剂组成原理·亚健康学会·风湿关节炎作者:陈楚雷,郑艺娟    作者单位:525400广东茂名,广东省电白县妇幼保健院儿科 加入收藏夹《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2、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3、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医学会快讯

4、《中华普通外科》征稿【摘要】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秋季腹泻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五苓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总疗程、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总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5、察组显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2例出现轻度恶心,其中1例伴有呕吐,均自行缓解。结论五苓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腹泻/中医药疗法;泄泻/中医药疗法;五苓散/治疗应用;轮状病毒感染;儿童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集中发生在每年8~11月份,多呈散发或小流行[1]。秋季腹泻若失治误治易发生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而死亡,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目前西医主要采用补液、对症治疗,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联合用药在治疗

6、小儿秋季腹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笔者应用中医经典方剂五苓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01/05广东省电白县妇幼保健院收治住院的秋季腹泻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7个月至3岁,平均(1.70±0.52)岁。对照组40例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8个月至3岁,平均(1.73±0.58)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秋季腹泻的诊断标准[2

7、]。  1.2.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小儿泄泻的诊断标准。  1.3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秋季腹泻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3岁;(3)病程在2周内;(4)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均<10.0×109/L;大便常规镜检:脂肪细胞0~++,偶见少量白细胞,无脓细胞和红细胞。  1.4排除标准(1)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其他原因如细菌、寄生虫等所致腹泻者;(2)伴重度脱水,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者;(3)治疗依从性差,影响疗效判定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根据患儿脱水程度给予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西医常

8、规治疗。如利巴韦林注射液(武汉福星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0~15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西咪替丁注射液(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10~20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加用金双歧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肠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山东颐和制药有限公司)口服。  1.5.2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五苓散加减口服,按《伤寒论》原方药物剂量比例配制: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各6g,桂枝5g;辨证加减:发热者去桂枝,热甚者加黄芩、黄连,脾虚汗出者去猪苓,加党参、黄芪,兼食积者加焦三仙、炒莱菔子,兼惊厥者加僵蚕、勾藤,共研细末以备用。6个月至1岁每次0

9、.3~0.5g,~2岁每次0.5~0.8g;每日2次;饭后温服。  1.6观察指标止泻时间(患儿入院后粪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入院后体温降至37℃以下不再升高所需时间)、总疗程以及药物副反应;常规查血常规、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等。  1.7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8年《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4]自拟疗效判定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性状、次数及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2)显效:每日大便次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