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

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

ID:30049592

大小:3.20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2-26

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_第1页
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_第2页
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_第3页
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_第4页
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黄区间盾构带压换刀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赵-黄区间带压换刀施工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31.1编制依据31.2编制范围3二、工程概况32.1工程概述32.2地质概况42.3水文概况5三、施工部署与施工计划53.1施工情况53.2施工总计划63.3施工组织63.4劳动力计划73.5设备、物资及材料计划8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04.1盾构机整体后退104.2盾构机保护措施104.2.1土仓加泥浆104.2.2盾构体径向注浆114.3盾尾保护124.3.1聚氨酯注入保护124.3.2双液浆注入保护124.4盾尾注浆封环124.5地层加固134.5.1WSS施工工艺144.5.2施工过程144.5.3注浆

2、材料及参数选择144.5.4加固标准154.6带压进仓154.6.1带压作业准备工作154.6.2带压作业技术准备164.6.3带压进仓作业174.7换刀作业234.7.1刀盘刀具检查234.7.2带压进仓换刀234.8恢复推进275、监控量测275.1监测组织275.2监测项目及仪器285.3监测频率及周期285.4预警信息反馈、三级警戒状态判定29六、施工保证措施306.1开仓安全保障措施306.2带压进仓安全保障措施3138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赵-黄区间带压换刀施工方案七、应急预案327.1应急机构及职责327.2应急流程337.3危险源辨识357.4应急处理措施357

3、.5应急物资357.6外援电话357.7应急响应367.8应急预案培训教育及预案演练3638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赵-黄区间带压换刀施工方案赵-黄区间竖井位置带压换刀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武汉轨道交通八号线赵-黄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赵-黄区间平、纵断面图;3、海瑞克盾构机组装图纸4、海瑞克盾构机技术文件5、《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GB20827-2007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20077、《加压舱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B17868-19998、《减压病加压治疗技术要求》GB/17870,199910、《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

4、收规范》GB50446-200811、《地铁设计规范》GB5057-20031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1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5、《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1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1.2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赵黄区间右线盾构过区间竖井气压换刀、WWS双液注浆施工。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赵家条站~黄浦路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左DK8+315.863~左DK9+374.135,左线全长1046.208(短链12.064m)m;右DK8+315.570~右DK9+37

5、7.823,右线全长1062.411m;隧道出赵家条站向左以R=380、370m的曲线半径穿行至永清路下方,在解放公园3#大门处进入公园穿行,之后线路向左以R=350m穿越解放公园,之后进入黄浦路车站。本区间线间距为0~16m,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350m。左右线线路纵断面分别采用“人”、“V”字坡,最大纵坡为26.41638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土建二标赵-黄区间带压换刀施工方案‰,左线采用人字坡,埋深为9.94~16.94m,右线采用V字坡,埋深为12.4~23.9m。竖井,横向宽度19.10,纵向长度9.12米,基坑面积174.19²,基坑深度32.167-32.667米。围护

6、结构采用12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右线隧道在竖井处埋深24m,左线在隧道处埋深9.98m。图2-1区间平面图2.2地质概况赵~黄区间工程地质自上而下为:(1-1)杂填土、(1-2)素填土、(3-1)粘土、(3-2)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3-5)粉砂互层、(4-1)粉砂、(4-2)粉细砂。右线隧道顶位于(4-1)粉砂,左线隧道顶位于3-5)粉砂互层。(3-5)粉砂互层:褐黄色──黄褐色,以粉砂为主,夹粉质粘土、粉土,局部为粉砂与粉质粘土或粉土互层,粉质粘土夹层多呈可塑状,粉土、粉砂呈松散──稍密状,粘性土单层厚度1~20cm,局部单层厚度较大。该层为上部粘性土(3-1层与3-2层)与下

7、部砂土层(4-1)之间的过渡层,下部往往砂层呈渐变关系。质粘土、粉土、粉砂组成比例大概为15%、20%、65%,厚度2.0~8.0m。(4-1)粉砂层:灰-青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含少量泥质,偶夹薄层粉土或粉质粘土,厚度一般为11.5-20.0m。沿线均有分布,整体较为连续稳定,顶板埋深9.8-14.8m,顶板标高为7.41-13.45m。局部夹有粉质粘土、粉土(4-1a)夹层或透镜体,软可塑状,厚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