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

ID:30164260

大小:81.0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7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_第1页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_第2页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讨军事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其改革措施分析 摘要: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部队作战指挥的核心体系,是敌军重点打击的对象。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对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该系统在未来战争中可能将面对的信息攻击,从战略上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和意见,力图提高系统的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指挥自动化系统对部队的指挥控制能力。 关键词:C4ISR系统指挥控制战现状 Abstract:MilitaryC4ISRSystemisthecoresysteminitscampaigncommandandwillbetheimportantat

2、tackobjectofenemyinwartime.ThearrivalofInformationWarseriouslythreatenstheinformationsecu-rityoftheC4ISRSystem.Aimingatthepossibleinformationassaultinfuturewar,thisarticlebringsfor-wardaseriesofadvicesandviewsfromthepointofstratagemtoimprovesecurityanddependabilityofth

3、issystem,andsafeguardthecommandandcontrolabilityoftheC4ISRSystemtotheForces.Keywords:C4ISRSystem,C2W,informationdefense 引言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军事指挥体系中,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和控制的“人-机”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以其快捷的反应速度、整体的作战功能、应用领域广泛和灵活的作战运用已经成为现代军事威慑理论和实战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要素。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部队作战指挥的核心体系,

4、经过多年的建设,极大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信息化战争的来临,对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深入研究并解决部队信息安全和防护问题,将为军队的强大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1系统概况与存在的问题1.1系统概况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部队作战指挥、武器控制与通信网络的核心,是部队提高战斗力的“倍增器”,是战术级指挥自动化系统,其基本组成和结构如下页图1所示。该系统具有较高的一体化水平,对部队的作战指挥、辅助决策、装备维护、后勤补给、卫星定位、战场态势以及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等各作战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全部融入到系统中,实现了指挥功能、通

5、信功能和人员、装备保障功能一体化,使指挥过程更流畅、更有效、更安全。系统在装备部队后极大的提高了指挥员对作战分队的指挥控制能力和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使一些在传统方式下难以实现的作战指挥任务变得轻而易举。但是,目前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还存在某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2存在的问题总的来看,当今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在信息对抗中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安全的因素:1.2.1系统功能不全,战场态势感知能力需加强严格的说,目前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不十分完备,它虽能获取一些基础数据和信息,但对敌方侦察和监视能力有待加强。例如

6、,对目标情报信息的获取和对打击目标效果情报信息的获取一般需要依靠战区联合指挥部的情报支持或者其它军兵种的情报支援。另外,与部队作战时部队部署分散的特点相一致,战时部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部署分散,相互距离达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在接收战区对敌来袭兵器的预警信息时,由于中转的环节多,信息传递的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系统自身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较弱,对敌方的威胁没有足够的快速反应能力。1.2.2适于集中指挥,信息节点易受攻击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基本上是与当前部队的指挥体制相适应的,属于典型的集中式指挥自动化系统。前面曾提到,该系统在地理上和形式上是

7、分散的,但是,从目标信息的探测、敌方信息的收集、数据的处理,直到命令的发送,其传输网络的结构是树状的,是一种由上级发出信息、数据、指挥命令,下级进行接收、处理及执行,以根级主机为中心的作战指挥系统。对于这种集中式指挥自动化系统,当其中的中心节点或关键路由被毁时,作战部队将陷于瘫痪的境地。1.2.3电磁设备密集,电子信息防护较差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一般是由双工通信电台、交换设备、无线电网络管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信息存储与处理终端等大量电子设备组成,虽然具有一定的电子对抗能力,如发现噪声、发现干扰后,能够自动变频、数据转输路由选择、数据

8、自动重发等。但由于很少配备专门的电子战系统和配套的电子战设备,因而难以应对敌方强大的电子攻击。在受敌电子战兵器干扰和压制时,很容易造成系统信息网络瘫痪,作战效能降低。同时,由于指挥自动化系统电子设备高度集中,电磁信号泄露情况严重。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