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

ID:30173504

大小:1.4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2-2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_第1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_第2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_第3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_第4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贵州省地方标准DBXX/XXXXX—XXXX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本稿完成时间:2015年7月10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21 范围32 术语和定义33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3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方法35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46 系统调查47 大田普查48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5附录A(资料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

2、状与识别6附录B(规范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方法7附录C(资料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9附录D(资料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情指数计算10附录E(资料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分级标准11附录F(资料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模式报表12附录G(资料性附录)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调查记载表14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大学,贵州省植保植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林红

3、、宋宝安、金星、谈孝凤、贺鸣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测报调查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检测方法、病害发生程度、系统调查、大田普查、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测报调查。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SRBSDV)是一种粒体球状斐济属水稻病毒病,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是

4、其主要的田间传毒介体。病毒存在于寄主植物韧皮部筛管及伴胞内,导致寄主植物矮化、茎表纵向条状排列小瘤突等症状。2.2 传毒介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传毒介体为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áth),属昆虫纲、同翅目、飞虱科。成虫与若虫皆能传毒。2.3 带毒率检测样本(水稻植株或白背飞虱)病毒数占样本(水稻植株或白背飞虱)数量的百分率。、2.4 病株率调查发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2.5 病丛率调查发病丛数占调查总丛数的百分率。2.6 病田率调查已发病田块数占总田块数的百分率。3 田间症状与识别

5、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症状与识别,参见附录A。4 检测方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检测方法,参见附录B。1 病发生程度1.1 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参见附录C。1.2 病情指数计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情指数计算,参见附录D。1.3 发生程度分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分级,参见附录E。2 系统调查2.1 调查时间自白背飞虱迁入水稻田高峰后起(一般早稻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中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晚稻7月下旬至8月上旬),每15d调查1次(可结合白背飞虱虫量调查同时进行),至9月中旬调查植株

6、结束。每次调查后,随机取白背飞虱100头,检测带毒率。2.2 调查方法水稻秧田和大田,在白背飞虱带毒虫量高、常年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病比较重、有代表性的地区,选取不同感病品种、不同播栽期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田各1块进行调查。秧田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取20株秧苗,共100株,检测带毒率,检测方法见附录B。大田采取平行线上等距离多点取样法,每块内调查100丛(即两边各10个点,每点5丛),记录发病丛数、发病株数、严重度,计算病株率、病丛率、病情指数。结果记入表1。表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发病系统调查表调查地点:州(

7、市)县(市、区)乡村调查日期:年月日调查点数类型田品种调查总丛数(丛)病丛数(丛)病丛率(%)调查总株数(株)病株数(株)病株率%严重度病情指数备注01234123 大田普查3.1 调查时间秧田期、分蘖初期、成熟期各一次。3.2 调查范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区。1.1 调查方法秧田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取20株秧苗,共100株,检测发病率。大田期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田共20-30块,采取平行线上等距离多点取样法,每块内调查100丛(即两边各10个点,每点5丛),记载总丛数、病丛数,计算病丛率。结果记入表2。表1

8、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病情普查表调查地点:州(市)县(市、区)乡村调查时间(月-日)品种生育期调查田块(块)发病田块(块)病田率(%)调查丛数(丛发病丛数(丛)病丛率(%)2 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总2.1 测报资料收集(1)水稻播种期和各期播种的水稻面积及其它必须的栽培管理资料;(2)主要品种的栽培面积、生育期和抗性情况;(3)当地气象台(站)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