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

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

ID:30175322

大小:640.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7

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_第1页
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_第2页
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_第3页
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_第4页
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级上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卷含答案(教师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精测卷(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总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解析】选B。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C正确;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

2、不同,故D正确;故选B。2.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震耳欲聋B.闪烁其辞C.掩耳盗铃D.耳熟能详【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响度的理解。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很大,指响度大;闪烁其辞是声音时断时续,振动发声,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掩耳盗铃是从人耳处减弱声音;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与响度无关,故选A。3.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声音三特性的判断。通常调节电视、收音机的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大小,即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4.关于

3、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强弱是指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和距离有关,所以A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不能传声,所以B错误;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通常在20~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所以C错误;舞曲是扬声器纸盆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所以

4、D正确。故选D。5.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解析】选A。叫喊声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王欣听到楼下的叫喊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通过音色判断出喊王欣的是李娟,故C正确;下楼脚步轻些是为了减小噪声,避免影响到邻居,故D正确,故选A。6.下列关于鼓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鼓面

5、振动幅度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C.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人耳的D.鼓面振动频率越高,鼓声的响度越大【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现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选项A说法正确;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鼓面的振幅越大,则鼓声的响度越大,选项B说法错误;鼓声主要靠空气传入人耳,选项C说法错误;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鼓面振动的频率越高,则鼓声的音调越高,选项D说法错误。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当钢

6、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时,人们还是能辨别它们,原因是它们的强弱不同【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的综合知识。钢琴与长笛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是通过音色辨别它们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声现象的认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项错误;在不同位置按弦,是改变发声的音调,B项错误;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项错误;本题只有D项的说法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30分)9.湖南电视台“快乐大本营”尝试了水下发声实验:把小提琴、沙锤、小号、长笛、吉他等乐器浸没在水中,分别演奏它们。观众在水面上听不到长笛发出

7、的声音,原因是长笛是靠吹入管中的    振动发声的,但在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    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所以长笛不能在水下发声。【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长笛发声是靠吹入管中的空气振动发声的,但是在水中,人吹出的空气被水阻隔,无法进入管内,故不会振动发声。答案:空气 水10.据说,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咬在牙齿间,另一端顶在钢琴上,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这说明    可以传声,海上的渔民利用特殊的声音诱鱼,说明    能传声,声音在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