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

ID:30263346

大小:68.0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28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_第1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_第2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_第3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_第4页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文言文两则》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把句子读通顺。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授课学弈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学会本课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后注

2、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学习过程:一、明确任务,学习文言文1、揭题,学习文言文。(板书:文言文)2、回顾文言文的语言特点:简洁、难懂、有韵味3、明确学习任务:挑战自我,攻克文言文难读难懂的特点,学好《学弈》这则文言文。[设计意图]:现代认知心理学和教学设计研究证明,学习者之所以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主要不是因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新颖或者教学情境生动有趣,而是他们了解到新的学习任务同自己后续的学习、生活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所以,学什么、为什么学、用什么方式学,这是在任何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必须与学习者沟通的。这也正是

3、五星教学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聚焦完整任务原理”。只有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投入到学习中来。本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攻克难点,学好文言文”这个完整任务,寻找到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原有的能力上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二、读准字音,读通文言文1、师: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请大家翻到课文,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边的时候,注意生字和多音字,把文言文的字音读准确。读后两边的时候,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句子的停顿。明白吗?2、学生初读文言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

4、朗读,纠正字音。特别强调:诲(第四声)弓缴(多音字)弗(与“佛”区别)其他学生分男、女生读全文,注意字音。4、指名朗读,注意停顿。特别强调:通国之善弈者也。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5、师:有些句子到底该怎样停顿,个别字音到底该选哪个读音。光靠脑子瞎想是没用的,如果我们真正读懂了这些句子的意思,那么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怎样才能读懂呢?生:看下面的注释。三、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1、教师建议:(1)先借助注释自己读一遍,看哪些能读懂,哪些读不懂,做上记号。(2)读不懂的地方,前后左右同学借助注释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共同解决。(暂定时间5分钟。)2

5、、解题。学弈:学习下围棋形近字比较:弈——奕3、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学下围棋这件事。学生评议、补充。难点: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俱:一起回顾积累的成语中,哪些也带有“俱”?(一应俱全两败俱伤与时俱进)体会古文、成语、现代文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设计意图]1、意义学习发生于学习者能够将新旧知识建立起联系。2、帮助回忆旧知识或激活提取到工作记忆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并非只是在课的准备阶段才出现的。为了减轻工作记忆的认知负荷,一般都赞成“适时适量”进行回忆。为此,本教学设计在学习中,多次出现联系已有知识将知识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以进

6、一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4、选择文章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学弈》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1弈秋棋艺高超;2弈秋怎样教导两个人学下围棋;3两个人的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4两个人的智力上有差别。四、抓住“之”字,读好文言文1、文章的大意基本上读懂了,能在读懂的基础上把全文读得更通顺吗?2、自由读文,读通顺,读流利。3、师生合作读。师范读,生齐读,再指名读。4、师:读到这儿,是不是都学完了呢?还有问题吗?老师有个难题考考大家,文中有个字出现的频率最高,能找到吗?生:“之”。(出示幻灯片)师:你能读懂几个?(前两个是助词相当于“的”虽听之:弈秋的教导射

7、之:天鹅)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有的同学认为是“一个人”,有的认为指“两个人”,你认为呢?5、建议:默读,用不同符号分别画出两个人学艺时的不同表现。结合第三句的说法,想一想是与谁一块儿学习?又是谁不如谁呢?6、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理解两个“之”是指同一个人。7、指导读好相关的语句。读出自己对两个人不同的褒贬态度。如对第一个人表示欣赏、赞同;对第二个人的学习态度不予赞同,持批评的态度。(师:读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也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情来。这样才能真正把文言文读好了。)连起来读读2、3两句话,读出自己的感情。10、面对不同的结果,孟子

8、发出了自己的感慨。齐读。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明白文中的道理。(做事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读最后一句。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