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

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

ID:3028945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9

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_第1页
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_第2页
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_第3页
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_第4页
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话题:健康养生安全总结总结经验供应室的职业防护及防护措施话题:健康养生安全总结总结经验物品【关键词】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0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61-01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中回收各种被污染的带致病菌的医疗器材的集中场所。在工作中怕麻烦经常不使用防护用品,缺乏自我防护知识,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到各种

2、疾病。1造成人员的危害因素1.1工作人员自身因素工作人员的自身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工作人员对操作常规、工作态度观念不强;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都有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负责全院各科室使用并可回收的物品,工作量大,手套经常破损。夏季手套不透气,有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图方便不愿戴,直接用手接触污物,这些物品上面带有许多病原微生物,每天接触这些物品,感染各种传染病的机会很大,从而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1.2锐利器械的损伤针刺伤或锐器物的损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

3、出血的意外伤害。供应中心护士在处理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或传递剪刀、针、钳等过程中易损伤自己和他人造成意外伤害,是最常见。1.3高温、寒冷、潮湿的工作环境脉动真空灭菌器运行时所散发出的热量,在夏季可使灭菌室的温度达到40℃以上,极易发生中暑,使用煮沸槽时易造成烫伤。清洗是供应中心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在寒冷的冬季,工作人员也不可避免地接触冷水。寒冷、潮湿易使人患上风湿性关节炎。1.4噪音危害噪音来源于干燥柜、超声机、脉动真空灭菌器、清洗器械的流水声、新风的吵杂声、工作人员的说话声等。随着在噪声环境中工作时间的延长,易引起听力下降、头痛、失眠

4、、记忆力下降等。1.5紫外线在通过空气时,使空气的氧电离产生臭氧,因其具有强大的氧化作用,从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但因工作需要难免时常拿取物品,紫外线对皮肤、黏膜可引起炎性反应,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紫外线消毒后供应室高浓度臭氧也可引起人体中毒反应。1.6化学因素含氯消毒剂清洁桌面、地面等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吸入后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损害,另外对眼睛也有刺激作用。1.7生物性因素供应中心在回收、交换物品过程中要清点各种器械,这些物品往往带有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使用单位往往未做初处理,其中还经常带有一些针头

5、、刀片等锐利器械,有被刺伤的可能,刺伤后可引起多种传染病的感染。1.8心理因素针刺伤造成的另一个危害是对受伤者心理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严重而持久的,尤其是发生了HⅣ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多数遭受HIV污染的针刺伤者都会产生重度或中度的悲观情绪,而对病人的感染状况的不确定也会加剧卫生人员的心理压力。2安全防护措施2.1加强防护知识的学习对回收污染物品一律以传染性物品对待,防患于未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加强自身防护,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给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也避免了经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收集有关安全防护信息,每月组织供应室人员学习,并做

6、安全总结,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2.2预防器械伤害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在回收及处理前要穿戴好防护用品,工作中要谨慎、小心,动作要轻、慢,坚持戴手套,克服怕麻烦和侥幸心理,手套破了及时更换。取锐利器械时用血管钳、镊子进行操作。如果在清洗、包装时被锐利器械刺伤时要马上进行伤口处理,轻轻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及时清理,溅到脸上、眼睛时,用洗眼器冲洗10分钟。供应室全体人员都应接种乙肝疫苗,以提高机体免疫力。2.3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保证在任何时间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及正确的操作规范。2.4使用脉动真空灭菌

7、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防止意外,灭菌完毕取放物品时应戴手套和袖套防止烫伤,在各工作间要安装空气消毒设备和通风降温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洁净新鲜,正确积极应用防护用品,如帽子、手套、口罩等。2.5科室机器应定人管理、定期维护和保养,必要时要更新设备,工作时不要大声喧哗等,操作时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2.6清洗时正确戴帽子、口罩、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穿防水衣、防水鞋。清洗时在水下操作,防止产生气溶胶。脱手套后正确洗手,坚持正确的洗手方法是预防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但也是平时最容易忽视的环节。2.7化学因素的防护超声清洗时随时盖上盖

8、子。紫外线消毒必须是封闭空间,人不在的条件下进行,消毒后至少30分钟后才能进入,应尽量安排在中午或下班人少时。消毒过程中如必须进室取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