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

ID:30291359

大小:19.74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8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_第1页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_第2页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_第3页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_第4页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  解释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实验通知单  ?1、实验题目:空气的成份检测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燃烧只用去了一部分空气,瓶内剩下的空气不支持燃烧,说明空气至少由两种气体组成。  实验器材:水槽1个、去掉底的饮料瓶1个、小玻璃片1块、蜡头1个、火柴实验步骤:1、把蜡头固定在玻璃片上,放在水槽内,向水槽内加水,加至水深约20mm。  点燃蜡头后,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缓缓在罩在玻璃片外,到接

2、触到槽底为止,然后立即盖上瓶盖并拧紧。  2、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迅速插入瓶内。  实验现象:蜡烛燃烧一段时间之后熄灭了,瓶内的水面随着上升一些,说明空气少了一些。  把点燃的火柴放入瓶内,可看到马上就熄灭了,说明没有氧气不能燃烧,瓶内剩下的是不参与燃烧的氮气。  实验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注意事项:1、玻璃片要小于饮料瓶底,蜡烛要固定好。  2、拧开瓶盖前,要先往水槽内加水,加水量要略高于瓶内水面。  2、实验题目: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性质检测实验

3、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实验目的:会制取二氧化碳;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器材:小苏打、醋、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3个、蜡头2支、细铁丝一根、烧杯一个,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药匙、玻璃片2个、  实验步骤:  1、在一只集气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  2、把

4、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通过导管反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收集两瓶。  3、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有什么变化。  4、用细铁丝分别绑住2支蜡烛,点燃后如图放入烧杯内。  5、用另一瓶二氧化碳沿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将醋倒入盛有小苏打的瓶里时会出现泡泡。  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后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3、将二氧化碳沿杯壁慢慢倾,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

5、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实验结论:1、小苏打和醋混合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可以使用排空取气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转载于:写论文网: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实验报告)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可以用其灭火。注意事项:1、每一次使用的小苏打不能太多,可分多次制取。  2、制取二氧

6、化碳时,气泡明显减少时要重新放入小苏打和醋。可用点燃的火柴在集气瓶口试验如果马上熄灭就说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了。  3、往点燃蜡烛的杯子里倾倒二氧化碳时,要在远离蜡烛的另一端慢慢的沿杯壁倒入。  3、实验题目:热水降温过程记录与分析  实验目的:探究热水的降温过程,通过曲线图分析一杯水变凉的规律。,  实验材料:铁架台、支架、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秒表  实验步骤:  1.组装铁架台,调整好铁圈的位置。  2.在铁圈上放置石棉网。  3.在石棉网上放置烧杯,并把烧杯的位置摆正。  4.用铁夹固定温度计,并调整好温

7、度计的高度。  5.准备好热水、降温记录表和钢笔。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  6.在烧杯里先少倒入些热水进行预热,,然后把热水倒入其中,大约是烧杯容量的80%。  7.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并调整好温度计的高度,视线与温度计的刻度水平。  8.观察温度计的液柱,当液柱不再上升时要集中精神,液柱下降马上开

8、始读0秒温度。  9.每两分钟观察一次,并把读出的数据记录在热水降温记录表上。  10.实验结束后,放置好记录表,并把仪器还原。  11.根据记录表上的数据绘制热水降温曲线图。  实验结论:在实验室内状态下,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是先快后慢,最后接近室温。注意事项:1)烧杯和温度计是玻璃制品,容易破碎,因此要轻拿轻放。  2)温度计的放置温度计的液泡要浸没在液面下,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