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ID:30302897

大小:7.69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8-12-28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荒漠化的防治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巩固】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光、噪声、电磁波、辐射等春天沙尘天气6.17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土壤水少、养分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景观荒漠化的形成过程:D植被少,地面裸露A风沙侵蚀B土地生产力丧失C土壤水分、养分再流失DACB地区表现表现表现类型类型类型原因原因地区地区实质荒漠化的基本概念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土地退化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耕地退化林地退化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

2、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半干旱地区“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土地沙漠化简称石漠化,在石质山地,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导致土地性状的全面改变。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后,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裸岩等难以利用土地,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这就是石漠化。石漠化在我国喀斯特地貌区表现明显。具体分析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原因,包括(1)山地地形坡度大、

3、土壤层贫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2)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剧烈。(3)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的破坏,使地面失去保护。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石质荒漠化由于人类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措施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称次生盐碱化。也称“次生盐渍化”。由于排水工程不配套、大水漫灌,或单纯开发地表水灌溉,搞平原蓄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底土层及地下水中所含的可溶盐分,由于地面蒸发作用,随着土壤毛细管水上升积聚于表层,因而使土壤盐碱化(盐渍化)。次生盐渍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次生盐渍化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

4、升轻松记忆:荒漠化的概念三区:二因:三退:三化: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实质:土地退化荒漠化危害的严重性全球——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全球有1/4的土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其威胁。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我国风沙危害、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以西北地区的沙漠化为例探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大兴安岭新甘宁内蒙古读图确定西北地区的:1、位置2、范围为什么西北

5、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分析原因——自然因素!<200mm400-800mm>800mm200-400mm年平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区;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特征:干旱!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干旱我国西北地区的地形贺兰山高山、盆地相间高原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之植被贺兰山荒漠草原温带草原荒漠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之畜牧业贺兰山草原畜牧业山地畜牧业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之种植业贺兰山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读图思考:天山南北两侧同为2000m海拔高度的地方,降水量有何差异?为什

6、么?天山北部水汽主要来源于北冰洋,北坡属于迎风坡,同一高度北坡降水比南坡多。受天山山脉阻挡的影响,南疆比北疆干旱程度大。?思考: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水分条件与植被景观的变化有什么关系?并分析原因。2、新疆的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水源和地形条件解释原因。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对应温带草原;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荒漠草原;年降水量50毫米以下对应荒漠地区。反映降水越少,植被越少,荒漠化程度越强。原因是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的地方—内陆盆地的边缘和高大山脉的山麓地带,呈串珠状分

7、布。原因是这里有高山冰雪融水汇集形成的河流。干旱的气候土壤发育差,多沙质沉积物风蚀地貌风力堆积地貌广布植被稀少草原荒漠为主大陆性强干旱多风日照强烈多内流河、河流稀少、发育不好脆弱的生态环境河流地貌土壤植被气候干旱与荒漠化干旱多风且风力强,集中于旱季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多沙漠戈壁少多降水的变率大温带大陆性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荒漠化加剧抑制气候异常与荒漠化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产生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一般规律)※基本条件

8、——干旱※物质基础——地表物质松散※动力因素——大风吹扬※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由此可见,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了条件。植被覆盖减少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降水减少,蒸发加强地面变干燥荒漠化?P17活动:此图表示了荒漠化两个恶性循环,说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是否脆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