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

ID:30314978

大小:13.11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28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_第1页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_第2页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_第3页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_第4页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线广元至重庆段LYS-12标段第二分部隧道控制测量方案编制:审批:批准:中交一公局兰渝铁路LYS-12标段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二〇〇九年十月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目的2三、编制依据2四、控制测量设计思路2五、洞口投点控制测量2六、隧道洞内控制测量21、中线控制法22、导线控制法23、选点布设及施测要求:24、测角、测距限差及技术要求:25、高程控制观测2七、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21、贯通误差的测定22、贯通误差的调整23、贯通误差限差2八、资源配置2九、质量保证措施2十、资料、报告2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隧道控制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

2、兰州到重庆铁路广元至重庆段LYS-12标段,起点桩号DK754+000,终点桩号为DK881+500,正线全长108.32公里,沿途经四川南充市、广安市及重庆合川区,地面高程一般为170~900m,相对高差100~600m,地形起伏较大,缓坡地带多为旱地及荒坡,沟槽被垦为良田,植被茂密。丘间槽谷宽缓平坦,冲积平原主要沿嘉陵江河流两侧呈长条形断续分布,居民较多,属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以泥岩、砂岩、灰岩等为主,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本部新建隧道11座,总长8.28km。本部隧道按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预留提速条件)客货共线(开行双层集装箱货车)双线隧道设计。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

3、床,铺设Ⅲ型轨枕(2.6m)及60kg/m钢轨,轨道结构高度77cm。二、编制目的隧道控制测量是隧道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阶段是保证隧道相向开挖时,能按规定的精度正确贯通,并使建筑物的位置符合规定,不侵入建筑限界,以确保运营安全。三、编制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2、《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3、《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5、《时速200~250公里有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指南(试行)》(铁建设函[2007]76号)四、控制测量设计思路

4、为保证隧道的准确贯通,本着先总体后碎步的原则,在隧道沿线建立一精密的控制网,覆盖所有隧道,使之总体受控,以便根据它进行隧道的洞内控制测量或中线测量。本项目是在每隧洞口布设三个GPS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定位网点,在洞外GPS定位网的基础上,根据洞口施工情况于洞口设置1~2个洞口投点作为洞外、洞内的联系测量,洞口投点和洞外GPS网点组成小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进行边角测量,并达到一级边角网的精度要求,以提高地下网精度,洞口投点作用是将洞外控制网与洞内控制网连成一体,统一到同一个坐标系内。根据隧道掘进进度向洞内布设导线网进行洞内控制,保证隧道顺利贯通。五、洞口投点控制测量洞口投点是洞外、洞内联系

5、测量的关键控制点,其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洞内后期导线控制网的精度,洞口投点布设选点应尽可能选择隧道中线上,同时要考虑到小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和测图方面的要求,组成的三角形应尽量接近等边三角形,困难地点不应大于120°或小于30°,点位宜稳定便于保存,各点间通视良好,有条件的地方可布设1~2个洞口投点,便于洞内导线网闭合和校核,同时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到洞口投点。为提高洞内导线网精度,洞口投点宜达到一级边角网精度要求,其测回数和各项限差应满足下表要求。高程测量短小隧道应符合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长大隧道洞口投点测设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要求。平面网内业平差采用南方平差易软件平差计算。

6、水平角方向观测法主要技术要求仪器等级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测角中误差三角形内角和闭合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2C较差各测回同方向值互差DJ23≤5”≤9”≤8”≤13”≤10”六、隧道洞内控制测量1、中线控制法中线形式是指洞内不设导线,用中线控制点直接进行施工放样。一般以定测精度测设出新点,测设中线点的距离和角度数据由理论坐标值反算,这种方法一般用于较短的隧道。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若将上述测设的新点,再以高精度测角、量距,算出实际的新点精确点位,再和理论坐标相比较,若有差异,应将新点移到正确的中线位置上,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曲线隧道500m、直线隧道1000m以上的较长隧道。1、导线控制法

7、导线形式是指洞内控制依靠导线进行,施工放样用的正式中线点由导线测设,中线点的精度能满足局部地段施工要求即可。对于长大隧道宜组成导线闭合环,对角度经过平差,以提高点位的横向精度。导线形式宜采用导线环或主副导线环测量。6.2.1导线环:如下图所示,每测一对新点,如5和5’,可按两点坐标反算5~5’的距离,然后与实地丈量的5~5’距离比较,进行检核。123451’2’3’4’5’洞口投点A6.2.2主副导线环:如图下图所示,双线为主导线,单线为副导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