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

ID:34244736

大小:16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4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_第1页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_第2页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_第3页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_第4页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xx隧道控制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xx隧道位于xx省xx县境内,隧道进口位于xx村隧道出口位于xx村。隧道为双线隧道。隧道进口里程为DK284+318,出口里程为DK287+432,隧道全长3114m。隧道进口段有R=4000m的曲线140米,其余位于直线上。隧道进口至DK285+445段坡度为3‰的上坡,DK285+445至出口为3.5‰的上坡。隧道进口至DK284+558.26线间距由4.497~4.4m渐变,DK285+484.87至出口线间距为4.4m。其中进出口洞口段为湿陷性老黄土和新黄土共25米,V级围岩(老黄土)75米,Ⅳ水平成层197米,其余为Ⅱ、Ⅲ级围岩。Ⅱ、Ⅲ级围

2、岩为砂岩。二、设计方案根据本隧道测量工作需要,测区内GPS控制网(包括加密点)利用设计院提供的GPS点数据,进行整体平差计算。三、洞外控制测量1、导线点布设以I3827﹑I3828为导线点起始边,以I3829﹑I3830为导线终边,设临时导线点加密1﹑加密2,作为对对久山隧道进口的控制网点;以I3833﹑I3834作为导线点的起始边,以I3835﹑I3836为导线点终边设临时导线点加密3﹑加密4﹑加密5,作为对对久山隧道出口的控制网点.2、测设方法精彩文档实用标准使用徕卡全站仪(1201)设符合导线测量,根据五等导线点的精度,共要求为:采用测回法观测,观测4个测回,严密平差,角度取秒以下2

3、位,尺寸小数点后4位,测角中误差小于2.5秒,方位角闭合差小于±5√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要达到1/40000。洞外控制网与线路中心走向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精彩文档实用标准精彩文档实用标准3、高程测量(1)三角高程:采用徕卡1201(1秒)将高程带到隧道的进口,再进行出口联测,同时和相邻水准控制点联测,观测方法:采用四个测回。三角高程的闭合差小于20√L(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2)水准联测使用仪器为苏光DSZ2国家32倍水准仪和5米铝合金普通塔尺。观测方法:在通视良好的前提下进行水准复测,采用5米铝合金普通塔尺黄面观测,两台仪器同时观测,每站的高差不得大于2

4、mm,依次来保证观测的精度,高程的闭合差小于20√L,(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满足了施工的需要和测量暂行规定,结果满足要求,隧道进、出口相邻水准点基点进行了联测。高程控制网图如下:精彩文档实用标准精彩文档实用标准四、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1、xx隧道进口平面控制测;仪器置镜于加密1(3),后视加密2(4),应将次置镜于2(5)加密点上,后视3829进行二次核对。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布设主、副导线,用于隧道贯通测量和施工放样,布设形式①洞内导线应满足的条件:洞内导线需随隧道的掘进不断向前延伸,而且是在隧道贯通之前,就的依据导线测设

5、路线中线,进行隧道施工放样,应尽可能有利于提高导线临时端点的点位精度。新设定的导线点必须有可靠的检核,避免发生任何错误,在把导线向前延伸的同时,对已设立的导线点设法进行检查,及时察觉由于山体压力或洞内施工、运输等影响而产生的点位位移。②主、副导线每隔2~3条边组成一个闭合环。③洞内导线点的埋设:洞内导线点采用地下挖坑,然后浇灌混凝土并埋入铁制标心的方法,标石顶面埋在坑道底面以下10cm~20cm处,上面盖上铁板或厚木板,导线点兼作高程点使用时,标心顶面应高出桩面5mm。④洞内导线点布设,主要为了满足开挖混凝土建筑物施工放样的需要,在200m左右埋设一点。⑤洞内导线独立进行两组观测,导线点两

6、组坐标值较差,不得大于洞内测量贯通中误差的√2倍。合格后取两组座标值的平均值作为最后成果。精彩文档实用标准3、洞内中线测量隧道洞内施工,是以中线为依据来进行,当洞内敷设导线之后,导线点结构中线上,所以由导线点测设中线用精密导线进行洞内隧道控制测量时,为了便于施工,根据导线点位的实际坐标和中线点的理论坐标,反算出距离和角度,利用极坐标法,根据导线点测设出中线点,一般直线地段150m~200m;曲线地段60m~100m,应测设一个永久的中线点。由导线建立新的中线点之后,将经纬仪安置在已测设的中线点上,测设出中线点之间的夹角,将实测的检查角与理论值相比较,作为第一种检核,确认无误即可挖坑埋入带金

7、属标志的混凝土桩。4、洞内高程测量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洞内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洞内高程应由洞外高程控制点向洞内测量的传算,结合洞内施工特点,每隔200m或500m设立两个高程点以便检核;为便于施工使用,每隔100m在拱部边墙上设立一个水准点。洞内水准测量时,往返观测,视线长度不宜大于50m,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进行对向观测。限差要求与洞外高程测量的要求相同。洞内高程点作为施工高程的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