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ID:30342310

大小:92.7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29

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_第1页
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_第2页
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_第3页
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_第4页
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赴新加坡考察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经组织安排,4月X日至4月X日,我参加了XX县赴新加坡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耳闻目睹、亲身感受,倍感振奋,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差距,增添了动力。现将学习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新加坡基本情况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南端,总面积710平方公里,总人口531万,76%是华人,1965年建国,靠近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空间有限,连日翔淡水、填海泥沙、建房材料都要进口,国小但智慧和策略未必

2、小。40多年来,新加坡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努力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从昔日的破渔村、被掠夺的殖民地、被马来西亚“踢开”的穷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人均国民收入、社会和谐度和国家竞争力名列世界前列,成为东南亚的工业中、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交通中心,获得了“最佳劳动力”、“最具竞争力”等多个世界第一,被誉为最全球化的国家,位居亚洲四小龙之首,在世界上拥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   二、学习的基本认识   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系统学习新加坡的城镇规划、经济转型马产业升级经验、区域竞争和招商引

3、资策略、现代服务业发展、人才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中新合作园开发案例等课程,拜访大型跨国企业,到社区实地考察等形式深入了解了新加坡的发展历史和崛起之路,感受到新加坡国家的和谐开放、美丽富饶,政府和国民的自强不息、发愤图强,以及一流的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体会到新加坡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自信和从容。通过学习和思考,现将基本认识概括如下:   1、忧患意识,铸就国魂。新加坡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忧患意识。建国初,新加坡担心国土安全,担心种族矛盾,担心资源封锁,时时事事如履薄冰,努力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从而铸就

4、了㈡沈患意识、危机意识、生存意识”的新加坡国魂,也成就了新加坡的今天。(1)填海造陆。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土地资源极为有限,为了满足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通过人工填海来扩大土地面积和生存空间,自建国以来,新加坡还未停止过填海造地这一工程,目前已经填了lOO多平方公里的新土地。(2)环境保护。强烈的危机感与忧患意识是新加坡环境保护的主要动力。新加坡在引进外资时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政府要求工业发展规划必须同环境规划紧密衔接,必须发展集约型工业,建立独立的工业区,并与住宅区之间设立足够的

5、缓冲带,利用缓冲带增加绿化率。新加坡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因此其工业医基本规划在下风向西南区域。目前,新加坡71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已经建设了360平方公里的环状绿化带。(3)居安思危。如今新加坡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新加坡的领袖仍然冷静而清醒,在李显龙总理办公室就挂着“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一幅字,国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新加坡法定的退休年龄为62岁,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激发着狮城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竞争意识,加快改革。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

6、国家行列中,新加坡稳居前三名。从最早的向外输出制造业产品,到后来输出高科技,到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向外输出金融,再到现在向外输出战略思想,被称为东盟“大脑”和“军师”的新加坡不动声色地完成着从低端产品输出到高端思想输出的蜕变。“人才立国”、“精英治国”就是“弹丸之地”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一系列奇迹的秘诀所在。(1)提升机构效能,打造精英政府。新加坡政府的廉洁、务实、高效和关注民生在全世界有口皆碑,这源于精英政府的人才战略,即用高薪政策吸引人才;重点培养和造就善于治国的精英人才,吸收各界精英到政府担任

7、高级领导人。为了增强政府机构效能,新加坡只设立了中央政府这一级政府,下设14个部,全国只有6万多名公务员,实行“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2)持续高强度投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新加坡的教育宗旨是“创意思维+终身学习”,李显龙说“教育是对我们未来最关键的投资”,新加坡政府在师资、经费上始终为国民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每年教育投资占GDP的3%,2012年教育部开支106亿元,占全国财政预算的21%,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新加坡要求国内每一位专家辱年必须修满20个学分积分,如达不到即取消其资格。(

8、3)坚持人才开放方针,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新加坡在建国之初就把吸引外来人才做为基本国策,以高薪、高位和优厚条件,在全球广纳贤才,吸引专业人才、研究人员、科学家及高级技工到新加坡工作。政府设有从小学到大学的奖学金,吸收外国学生到新加坡学习,外国优良留学生结业前半年就会收到移民局“新加坡永世居民”约请函。仅上世纪80年代,就从美、澳等国一次性引进华人博士生j700人,目前外国专业人士及劳工有100多万,有6.5万个属于拔尖人才。(4)实施重点培养计划,注重人才激励措施。新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