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与中观》word版

《唯识与中观》word版

ID:30369287

大小:124.27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29

《唯识与中观》word版_第1页
《唯识与中观》word版_第2页
《唯识与中观》word版_第3页
《唯识与中观》word版_第4页
《唯识与中观》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识与中观》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唯识与中观3第03章…搞清楚了?[断录]所以前五识的转,随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一起转。这个道理,所以你们年轻啊,听了一点点…年轻的同学们提了问题,你们在日记上提,我说我懒得答了,越是年轻、程度不够,问题越多。其实啊,给老人家看,这不是问题。像大

2、人提的问题,像我们(就)很愿意答了,(因为)问题打到中心来了,好办。不是说你们问题不对;太多太罗嗦!等于一个幼稚园的学生向一个研究所的老教授提的问题,你说怎么办呢?只好摸摸他的头说:孩子啊,你乖,先吃糖,明天告诉你啊!只好如此嘛!(要不)怎么办呢?不然我一个礼拜看那么多日记、批那么多日记,哎呀你们有些问题,好几个卡片、好几个条子夹在里头,让我坐下来写文章答复你,我要写一个礼拜了,不是要了我的老命了!所以你们年轻同学多注意多看看就懂了。现在我们简单答复我们年纪高一点的道友们的好几个重要问题。有一位道友提

3、出来:所谓现量,是不是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称的直觉、直觉的境界?不是的!不是的!现量境--我们常常看到,现在有许多人把西方哲学里的心的"直觉"这个名称,解释禅宗的第一步--开悟,认为悟道那个就是哲学家柏格森所说的直觉,这是错误的。那么同样的,现量境,条子上写的这个问题:所谓现量--我们现在讲因明、讲逻辑了--是不是相当于心理学所称的直觉?我们先讨论这个提出来的问题本身。所以你们学了佛要懂得因明,思辨是非常细腻的。现在我们要晓得,讲哪一种现量?需要下个范围。我们要改这个题,这个条子上的问题:"所谓意识现量

4、是不是相当于心理学所称的直觉?"那么答复还简单。假设照原来写的条子所讲:"所谓现量是不是相当于心理学所称的直觉?"这个问题大了。刚才讲过,扩大来说,山河大地一切皆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那么,不是心理学所讲的直觉了。这个懂了吧?就等于已经答复了。那么为什么--我补充一下,所以叫你们注意华严经。--为什么说山河大地等等宇宙万有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所起的现量、是它的性境呢?好,我告诉你们。你们光看唯识学、《成唯识论》或者看一些…那,你死了!充其量你到了熊十力、欧阳竟无先生这个境界。当然杨仁山先生不走这个路子,他

5、最后还是归之于净土,他修持得很高明;那你们完了!所以唯识宗第一本大经《华严经》,我提出《华严经》你们大概就可以懂了,悟进这个道理,不是禅宗的开悟,道理上悟。《华严经》重要的话,很多重要的:"一切皆从法界流",一切皆从法界流出来,法界代表自性--自性真如--阿赖耶识的清净面(庵摩罗识)。"一切皆从法界流,(师嘱板书的同学要写得正楷一点。)一切还归于法界",你就懂了,不用再说了。所以呀,光研究唯识论,你看唯识学家,都抛开了华严境界。啊,华严境界你都懂了。那么现在我们回转来,这个条子所提的:大的现量--一切

6、皆从(法界流)--宇宙万有都是自性的流露、天然的流露,可以加个名称--"如来"真性的流露。是凡夫自性的共业,如来真性的流露。好,这两句话要命了!现在我做的文章,[断录]半天了。这就是要命。所以我不敢用古文写,我这样顺便就讲出来了,用现代话一大堆。我们有些学理高深的道友们已经懂了我这两句话了。所以啊,直觉、心理上的直觉,是第六意识的境界。第六意识的什么境界呢?你们注意唯识学,你翻开《瑜伽师地论》前五识里就有:率(suo3)尔心。率,现在念"率(shuai4)"。这个字是破音字,有好几个读音。兜率(suo

7、3)天,有人念兜率(lv4)天,不是兜率(lv4)天,兜率(suo3)天;汇率(lv4)。这个字好几个读音,破音字。率尔心,第六意识率尔心,有种的突然而来--这个直觉。乃至一般心理学所讲的第六感、灵感,都属于第六意识范围,同第八阿赖耶识的影子都没有,不相干。所以啊,柏格森所谓的直觉,这是第六意识,依唯识里头的率尔心而已,这个是直觉。那么你说它属不属于现量呢?当率尔心起的一刹那,不加分别的时候,它也是意识的现量;加分别了,不是现量,那叫分别心了,那叫分别了,意识的分别、分别境界。所以讲这个唯识啊,它的逻

8、辑的范围严格得很!要懂了唯识,你的修行的路子不会错了,你就有资格去学密宗,有资格去学禅宗了。直觉是率尔心的一种。啊,这个问题答复了。还有更好的问题,精彩的都在后面。还有,有人提的问题:假设从第八阿赖耶识--就是有一个名词叫"种子识"--的相分来看,当然就有所谓现量、比量、非量、圣教量等等的名称,相分--就是现象来讲。如果从证分--就是悟道了,证了道,最后一著,这个用禅宗的话,从证分的最后一著来看,就是彻悟了、悟了道了,那么无所谓现量、比量、非量、圣教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