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

《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

ID:30436128

大小:88.0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9

《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_第1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_第2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_第3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_第4页
《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沌初开分清浊》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混沌初开分清浊○致女儿豚豚混沌初开分清浊--大学阶段沟通之二中国神话传说里,首出创造世界的人叫盘古氏。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好像一个没有敲破蛋壳的鸡蛋,混沌成一片元气状态。盘古生长在这混沌的元气中一万八千岁,一旦开天辟地,便阳清之气升而为天,阴浊之气降而为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在人世间,通常认为没能很好地接受教育的人,叫混混。即使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是在智力发展、情绪品行和做事做人等方面尚未开窍,清浊未分的人,叫混沌。这儿混混是俗称,混沌是书面语言。往好的方面理解,混沌的人未经太多

2、的人工雕凿,淳朴淡漠,得意了就欢乐,没有名声也不着急。其实许许多多普通人都是这样生活一辈子的。往不好的方面理解,混沌的人糊涂,不明事理,或者只能明白浅显层次的事理,弄不清楚稍深刻一些的事理。再差一点的,没心没肺,直肠子,暴戾任性,非常接近于向浊人和粗人发展。中国的读书人,十分注意分出清浊来。即究竟是做一个清人,还是做一个浊人。人之性也清浊相混(起初大都处于浑沌状态),修其清则为清人,任其浊则为浊人。一般来讲,只有成为清人,才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上等人。尤其在认知智力的开发方面,其清者,有机会从下等人打拼进入

3、上等人阶层。已经跻身于上等人之列的,惟其清者才能保持和发展。而认知智力方面的浊者,就算人生起步时有幸置身在上等人的阶层,也极有可能因为难以应付环绕四周的其他高智力人士的竞争,而被挤出来掉入下等人圈子。当然,如果人生起步时就属于下等人一个,智力发展方面再懒得花力气,稀里糊涂混日子,恐怕就很难有机会成为上等人了。人的清浊之分,好比盘古开辟之初,天与地之分一样重要。那么,一个人要开窍,怎样分清浊呢?择其大者而言,有三个方面:智力分清浊,品性分清浊和做事分清浊。我们先探讨简单一点的品性分清浊和做事分清浊。古人云:"

4、没于宠利曰浊。"没于,沉溺于的意思。沉溺于什么东西呢?一、宠。宠爱,荣耀,尊崇,光圈等。争宠,就是地位低的人希望从地位高的人那儿获得更多的信任、任用甚至娇纵和偏爱。这个宠字,是一种现成的社会资源,眼睁开,手一伸,人人都想得到,得到了后还可以取威于平行地位的人和地位低一些的人。我们在家庭里的长幼关系和社会生活里的上下级关系中,经常可以看到争宠的现象发生。二、利。利禄,金钱和财物。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了两句一针见血的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金钱和财物,普天下第一社会资源,人人都在不

5、要命地争夺。三、与宠利并列的主要社会资源有两项:权势,声望。四、稍次一些(也是人人都在争夺)的社会资源还有:美色,役使权(大家生活工作在一起,谁出劳力多一些,常常吃亏;谁老是偷奸耍滑,自己出力少,占有别人的劳作成果却很厉害)。最后,话语权(俗话说的占上风头),也是一种许多人争夺的社会资源。那些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沉溺于宠利、权势、声望、美色、役使权和话语权等社会资源的追求的人,在中国有道德自律精神的读书人眼里,就叫品行方面的浊人,被人所瞧不起,不屑于与之为伍。品行方面的浊人有可能获得名利权势于一时,甚至维持

6、相当长的时期。但是,有一朝垮台的危险,也免不了被人指脊梁骨挨骂。注意:不是以上社会资源不可以去追求,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应当满足下面几个条件。孔子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里提出了一个关键的区分品性清和浊的标准:义,还是不义。义字,主要有三层意思:一、合乎时宜。合乎正义、法规、伦理和相关当事人的情感。方方面面可以接受,摆得平,不至于引起太多矛盾冲突。宋朝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孟子云:"我善养我浩然之气。"古人推崇的,首先是做

7、一个正派人。二、交相得利。使相关连的人大家都可以得到利益,现代人叫双赢或者多赢。老奶奶曾经教导过爸爸一句很重要的话:"天底下的饭大家吃。"爸爸在约20年的商务实践中,受益颇多。只不过,大家吃不一定是平均吃,而是各自得够自己那一份,叫守本分。自己再谦让一点儿,退半步使别人心服口服。决不可以靠伤害和侵夺别人的利益,冒着矛盾冲突的风险,来获得利益。三、除了在利字面前存一点辞让之心之外,在索取还是付出的分寸感方面,也较易分出品性的清浊。一般来讲,舍大于取的人,近乎义和清。取大于舍的人,近乎不义和浊。只想索取不愿付出

8、的人,既浊且贪,大不义也。因此,要做一个品性方面的清人,在任何场合和与任何人的关系中,都应争取做到付出大于索取。如果满足了义字的以上三层意义,那么任何人都有权利理直气壮地去追求财富、权势、声望、美色、役使权和话语权等。换个角度想想,假若人们不追求这些社会资源,怎么活下去呀?爸爸前段时间曾经送给豚豚一份《品性鉴察一览表》,比较系统地概括了人类品性分层级提升或者堕落的问题,希望女儿在生活实践中慢慢消化领会。古人又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