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ID:30452770

大小:67.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30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_第1页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_第2页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_第3页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_第4页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适应粘性土壤地区稻茬麦播种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性能试验 1概述    江淮、黄淮地区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产区,该地区农场数量多,土地因地烂,粘性大而导致作业难度大,解决该问题最有效手段之一在于推广新型的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复式联合作业。黄海农场提出粘土地稻茬麦高产机械化作业模式,该模式作业程序为;收割机带秸杆粉碎抛撒收获水稻、打鼠道暗沟、耕地旋耕或直接旋耕灭茬、开竖沟、反旋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套竖沟开横沟、灌溉。为适应该模式作业,研制出SGT-360224A24型反旋播种施肥镇压联合作业机,该联合作业机采用半悬挂,与农艺畦宽3.6m进行配套作业,即在畦面上进行对

2、畦播种,利用播种机前部的反转旋耕机再进一步旋耕碎土的同时,将拖拉机压痕消除并平整畦面,使播种种床达到平整细碎,提高播种质量;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施肥、播种、开沟播种、镇压等工序,省工高效。2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SGT-360224A24型反旋施肥播种镇压联合作业机主要由:旋耕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镇压装置与传动部件等组成。在STG-175ZI2AI2型作业机的基础上,作业幅宽由175cm增加为360cm,动力传动由侧边传动改为高强度中间传动,与拖拉机联接方式由牵引式改为带万向液压尾轮的半悬挂式,悬挂负载小,道路运输方便,且整地机架设计为框架式,结构强度大。

3、作业时,地轮随着地表起伏转动,带动排肥轴、排种轴分别排肥排种,排肥室排除的肥料均匀地撒在已旋耕的地表,经过反旋装置旋耕后充分与土壤混合,播种由双圆盘开沟器完成,播种后镇压。液压尾轮处安装单作用液压缸,在液压缸活塞底部安装调节螺栓,只需将调节螺栓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旋耕深度,播种深度不会因操作人员技术差异影响作业质量。联合作业机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3主要工作部件设计3.1  播量调节机构的设计    播量调节机构主要用于调节播种量和施肥量,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决定机具作业质量。图2所示为播量调节机构的结构图,由排种装置、轴承座、调节套、锁紧螺

4、栓、调节螺母、锁定螺母和排种轴等组成;通过螺栓连接轴承座与播种箱,轴承座两端分别安装止动垫片和轴承,将排种轴与调节套连接起来,其中调节套与排种轴通过特殊的卡槽连接(如图3为播种调节套截面图),使得机构安装拆卸方便,调节套与排种齿轮连接,并由锁紧螺栓紧固,链轮转动由安装在播种机地轮上的主动链轮带动,将动力传递给排种装置,带动传动轴转动,完成排种动作。  该播量调节机构,调节方便,结构简单,在传动轴上设定长度标定机构即可实现播量较准确的调整,维修简便。  开沟器参数的选择决定作业质量,因粘土地,使得双圆盘开沟器入土性能好,选择双圆盘斜度为10。,最大开沟深度处与

5、机具垂直方向夹角为55。。  安装时,联接滑块安装在滑槽口,通过联接滑块在滑槽口横向移动,完成行距调整。开沟器后脚处安装压力调节杆,压力调节杆与压杆处安装压力弹簧,压杆焊接在方钢上,方钢通过轴承支撑,螺杆与压杆交铰接在一起,螺杆通过螺旋传动铰接在机架上。    调整播种深度时,旋转调整圆盘,螺杆与螺杆套相对移动,带动压杆使得方钢转动,使得锁紧盖处连接杆带动压力调节杆向下运动,压紧弹簧,双圆盘开沟器在弹簧的压力下开沟深度变深,完成播种深度调整,反之亦然。4田间试验4.1实验地点  2009年10月在江苏盐城黄海农场第一生产区#18号地,进行小麦播种试验,试验面

6、积均为5hm2,并进行了播种性能试验。图5为试验样机,图6为作业后小麦生长情况。    图6作业后小麦生长情况    该联合作业机已在黄海农场推广3年,15个生产区累计推广作业面积21333.33hm2;在滨淮农场推广了2年,累计推广作业面积4666.67hm2:在五图河农场推广了2年,累计推广作业面积4000hm2,累计推广作业总面积达30000hm2。2011年,江苏垦区己将粘土地稻茬麦高产机械化作业模式作为9个粘土地农场的重点推广模式。其中,东辛、岗埠、云台农场已于2011年引进示范,五图河农场计划全面推广,盐城、淮安周边乡镇已开始示范,安徽、湖北、上

7、海垦区也正在进行示范,该作业机具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4.2播种质量测试  小麦播种深度以2—5cm为合格,拖拉机以正常作业速度播种后,每行在lOOcm内随机取10个点,人工扒开土层测量播种深度、行距。播种深度、行距指标见表2。表2播种深度、行距5结论  1)整机采用框架结构,增加整机的结构强度,工作可靠:2)能够进行反向旋耕作业,既碎土又灭茬;  3)采用弹簧压紧式双圆盘式开沟器,可以旋转手轮改变弹簧的预紧力,以适应开沟深度改变;  4)采用半悬挂挂接方式,使拖拉机挂接方便可靠,作业机后面安装整体液压尾轮,可以随旋耕深度自动仿形,保证旋耕深度稳定,运输便利:

8、  5)采用双螺旋线短齿旋耕刀,使灭茬适应性强,旋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