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

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

ID:30492831

大小:1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0

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_第1页
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_第2页
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_第3页
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_第4页
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的量、比和比例知识梳理一.教学内容:常见的量、比和比例A.常见的量掌握的知识点:1、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计量单位间的进率。2、会进行常用的计量单位的互化。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B.比和比例教学知识点: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能较熟练地解比例.2、进一步理解成正、反比例的量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3、使学生再一次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代数问题的过程,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渗透整理复习的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

2、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2、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知识简要介绍:常见的量的复习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整理”,二是“改写”。整理的内容包括:我们学习过的量都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计量单位,以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改写”就是进行单位之间的互化,要根据“较高级单位改写成较低级单位用乘法,反之用除法”进行的规律来进行,还要考虑到进率的数量。比和比例的复习主要包括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正反比例的意义与判断以及比和比例关系的应用。知识教学:一、常见的量(一)常见的量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量的种类有哪些?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

3、2、常用单位整理。(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2)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3)常用地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公亩和平方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4)常用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5)计量液体时常用单位有升和毫升。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6)常用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和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世纪、年、月、日、时、分、秒。(8)常用货币单位元、角和分。相邻单位间

4、的进率是(10)。3、发现规律①长度单位名称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进率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②面积单位名称平方千米(k㎡)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进率1k㎡=100公顷1公顷=1000㎡1㎡=100d㎡1d㎡=100c㎡表中的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通常又称地积单位,适合在计算土地面积时做单位。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③体积单位名称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进率1m3=1000dm31dm

5、3=1000cm3思考:想一想,长度、面积、体积进率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变化规律进率长度单位1×1010面积单位(1×10)×(1×10)100体积单位(1×10)×(1×10)×(1×10)1000(二)改写1、单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互化400克=(0.4)千克400÷1000=0.46.003升=(6003)毫升1000×6.003=60032、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互化1小时15分=(1.25)小时=(75)分钟15÷60=0.2560×1+15=75214

6、00毫升=(21)升(400)毫升21400÷1000=21…4003、时间3小时=(180)分60×3=1802.5小时=(150)分60×2.5=1503/4小时=(45)分60×3/4=45(三)根据实际情况和数据选择合适的单位1、天天的身高是1.43(米)2、天天的身高是143(厘米)3、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是50(平方米)4、一瓶可乐的容积是250(毫升)(四)注意的问题1、有些计量单位的进率不是十进制的,如时间单位,互化时需要注意。2、计量土地面积一般先计算出多少平方米,然后再进行转化。需要注意1平方千米≠1000平方米。3、要注意名数之间化、聚的程序。

7、名数的化、聚要首先搞清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再判断是化还是聚。4、无论是化还是聚计算时在添“0”和去“0”时最容易出错,一定要注意。5、要主动进行检验。如果是“化”,就用“聚”的方法检验;反之就用“化”的方法检验。6、注意我们所学过的单位的字母的表示方法。二、比和比例1、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中,我们研究了哪些内容。2、知识结构图。3、与过去所学习知识之间的联系。4、化简比和求比值(1)化简比的方法①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例:32:12=(32÷4):(12÷4)=8:3②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

8、零),使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