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

ID:30536539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1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_第1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_第2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_第3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_第4页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然而,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几十年来,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实效性问题,经过努力实践,语文课堂教学在实效性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中,由于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因此,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  面对新的情况,我们必须有全新的思考,必须研究新课程理念如何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因此,当前,我们亟待进行新课程理念下

2、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再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性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甚至可以称为一种教学思想,无数的国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股研究的潮流,之后逐渐影响到我国。10  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来说,对有效性教学理论的系统研究不多,特别是对有效性教学理论的系统理论分析几乎没有,更多的是对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行单个研究,这些研究显得分散而漂浮,很难使教师将其整合在一个观念框架里面。相对来说,台湾与国外的最新教学研究动态接触较多,台

3、湾学者对有效性教学研究起步较早,探索较多。但从总体上来说,台湾的研究也还是以西方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为基础。在国外,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早成蓬勃之势,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的学者(如古德、布罗菲等人)对如何提高教学全过程的效率作出了系统研究,在80年代达到顶峰。与此同时,20世纪中叶国外还出现了另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反思性教学理论,这种教学理论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有效性教学研究视野上的空档,为有效性教学理论的完善提供了空间。  因此,我们期望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有效性教学理论的突破口,

4、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最新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真正能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有效性的界说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  从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10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

5、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质服务,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与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动力,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  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缺乏任一维度,都会使发展受损,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  第二

6、,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即儿童发展可能性的思想,归结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结论。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而揭示出一个清楚的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在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解决智力任务。维果茨基把第二种水平称为最近发展区。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够解决这些任务。儿

7、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事,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所谓教学促进发展就是把最近发展区不断转化为现有发展区。  第三,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新课程强调内在发展,为此,在教学基本任务和目标方面,应该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而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从而使他们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是不需要质疑和发展的,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

8、术永远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10  第四,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可预知的发展,也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新课程在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发展。  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