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教学设计

《趵突泉》教学设计

ID:30545809

大小:10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趵突泉》教学设计_第1页
《趵突泉》教学设计_第2页
《趵突泉》教学设计_第3页
《趵突泉》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趵突泉》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趵突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记叙了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美丽景色,依次描绘了趵突泉泉水的清浅、鲜洁和大泉、小泉优美动人的姿态,重点是对三股大泉和小泉景色的描写。细致的观察和形象的描述以及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个人真切感受,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趵突泉的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运用对比、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

2、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前置作业,学生收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一分钟展示  (简介趵突泉)趵突泉景观奇特,“三窟鼎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趵突腾空”为泉城济南的八景之一。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赞:“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4。趵突泉池中小泉众多,水泡如泄珠玑,有的簇簇,有的串串,飘飘悠悠。水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冬季,水气蒸腾,朦朦胧胧,妙不可言。池岸以石砌垒,四周近水楼台,与池相映;小桥回波,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绿柳轻荡。游人凭栏俯瞰,尽得水趣。泉畔还有许多

3、名人题刻,为名泉增添了颇浓的文化氛围。趵突泉水清冽甘美,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沿途饮用北京玉泉水,当品尝趵突泉后,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并把玉泉改为“玉泉趵突”,将趵突泉封为“天下第一泉”。此泉用来煮茶,味醇色鲜,游人常来此品茗以助游兴,素有“不饮趵突泉水,空负济南游”之说。  一、预习  课前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  前置作业:  1.复习巩固,收获多。(根据学过的第一自然段课文内容填空)  2.善交流,谈感受: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交流、探究课文描写的趵突泉的泉水、大泉、小泉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设计前置性作业内

4、容的依据是能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通过让学生思考以上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通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来了解趵突泉景色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受,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前置性学习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  二、定向4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九课《趵突泉》,知道了济南的三大名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趵突泉》(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知道“单讲一讲”引出了下文,这节课我们就来

5、看看老舍爷爷是怎样讲趵突泉的,谁想读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听读时思考这3个自然段分别写了趵突泉的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泉水、大泉、小泉。)  2.出示学习目标:我能通过读课文、和同学们讨论交流来了解趵突泉的特点,感受趵突泉的美。  三、讨论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前置作业第二题: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交流、探究课文描写的趵突泉的泉水、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小组内成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发言,不同见解可以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进行补充,教师巡视指导。设置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在读文

6、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再在讨论中读文,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问题浅显易懂,意在引导学生在读文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把问题引入课内,充分交流,提升认识。)  2.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读中感悟泉水的特点。体会重点语句:“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4  2.读中感悟大泉的特点。体会重点语句:“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

7、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象永远不知疲倦。”  3.读中感悟小泉的特点。体会重点语句:“有的……有的……有的……”  (在交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需要在一旁指导。这个环节没有可循的步骤,需要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我感悟式的交流。教师要对生成的问题拿捏适度,便于创设有效课堂。)  五、检测  1.仿写:启发学生想象水泡还有些什么样子,让学生动手把不同形态的水泡写下来。  2.展示写话。  六、总结  师小结:课文的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在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折服的同时,更为老舍爷爷通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

8、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这样美的文章所感叹。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喜欢趵突泉、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希望你们也能将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已的习作中去。  布置作业:课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诵课文。  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