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ID:3059976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_第1页
“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_第2页
“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_第3页
“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感为轴,语用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初探  【关键词】语感语用语文课堂教学  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第二版)》中说:“语用能力的核心就是语感,语用目的的基本内容也可以表述为语感目的。”语言认识过程主要靠知识,语言运用过程主要靠语感。语感修养较好的人,能够在一瞬间就辨别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感情色彩,可以从语句或语段的开头立即预测到整个语句或语段的审美趋向。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所以语感教学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轴心。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吟咏诵读课文,加强语感训练  语感不是

2、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之上的,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课本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在教学中应少一些繁琐的讲解,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以触发学生的语感。具体方法有:4  1、教师范读。教师范读的效果比单纯的播放课文录音更好,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由老师范读,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进入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境界。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师在配乐中声情并?的朗读,那份盼春的急切,就能通过有声

3、的语言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一幅幅画面都会随着深情的或急或徐的朗读,浮现在人们的眼前。教师范读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引导学生进入“意会”境界。像《紫藤萝瀑布》、《安塞腰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课文都很适合由教师来范读。  2、指导学生诵读。良好的课堂氛围情境是诱发朗读激情重要的外在因素。齐读、小组读、学生个别读,配乐朗读,各种方式综合运用,教师再组织朗读比赛或准备点小奖品,学生朗读热情会更高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在诵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调动全身心多种感官功能,有感情、有节奏地投入诵读。这样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就会更准确、更细腻

4、、更真切,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培养自己的语感。  二、揣摩咀嚼语句,增强语感领悟  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领悟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体味,从而具备认知上的会意能力。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叶老也曾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一语点出了涵泳推敲的重要性。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在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段有这么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似乎”与“确凿”看似矛盾,其实不矛

5、盾。因为有七八年未见百草园了,有些模糊,所以用“似乎”来表示不确定,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所以用“确凿”4来表示肯定,从而表示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深情。同样,《孔乙己》最后一句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这时引导学生来揣摩咀嚼就容易理解了,而学生的语感也就得到了加强。  三、开辟说话阵地,丰富语感实践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语感培养应当以打开学生的话闸子为前提,单就语感培养语感是不行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生身边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述和简要评说,由于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

6、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相互交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连贯、完整、有主题、有条理、有层次、语词丰富、描述具体的语言表现力,增强语感。  如:开展课前五分钟系列演讲训练,让学生按座号顺序,轮流登台发表演说,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再由老师评说、评分。说话训练基本上与写作训练同步,如初一年以记叙文为主,初二年涉及说明文,初三年以议论文为主。“说”的训练内容和要求由易到难,从“读”到“说”,从看稿到脱稿,从抄写资料到自己写稿,从吸收到表达,循序渐进。博览群书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语言刺激,逐渐形成语感,教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每两周举行一次好词好句欣赏会,让

7、学生将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段与同学一道仔细品味;每月举行一次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或辩论会等。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各项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感实践机会。4  语感来自积累,积累促成语感,两者密不可分。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语感能力,而且巩固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增加习作密度,提高语感能力  语感好,文章自然清晰、通顺、流畅。思路决定说什么,语感决定怎么说。考场作文时间短,除了考构思立意外,很大程度上就是考我们平时培养起来的语感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