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

ID:3061802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_第1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_第2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_第3页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德育  摘要:本文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五方面入手,探讨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德育;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49-1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十分重视,但却忽视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德育。笔者认为: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成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2、。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感悟反思,认为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时刻不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主义历史观和爱国信念,不失时机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通过讲解国内计算机的研制过程,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也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技术与先进国家还有一定距离。通过这些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4  又如在信息技术教材《制作卷首语》这一章节中,教学目标是学会对信息素材进行有目的的加工。具体地,在课前安排学习任务,我会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抗震救灾的

3、英雄事迹”,并要求各小组课前草拟出电子小报的制作方案,目的是提高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协作交流的能力。课上,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方式,将搜集到的素材进行加工,制作出精美的电子刊物,可以通过发布在校园网、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展示电子刊物。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他们不仅掌握了信息搜集和加工的相关技巧,更是在操作过程中加深了对英雄人物的了解,提升了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而且在共同学习中加深了友谊。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一种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真诚对话,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尊重学生个

4、性和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对学生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立之以信、示之以范。如“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后再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尊重,多给一些赞扬和鼓励。譬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回答真的很棒”“我尊重你们的说法,希望进一步发扬下去”等等,让学生感受被尊重、被认可、被鼓励。对于回答时出现的偏颇,教师应因势利导,鼓励思考。这样一个充满“磁性”的”4课堂,有利于还学生以自尊,给学生以自信。教师必须有爱心、信心、恒心、责任心,用新的观念来研究学生,用新课程倡导的科学方法来评价学生,对学生和风细雨般的教

5、育,培养他们的人文意识,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做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合作机会,让学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与合作。  信息技术课一人一机的格局很容易让学生互相隔离,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缺乏讨论气氛,完成作业后常去玩游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对班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对他们进行自由组合和教师协调的分组,以小组为学习的基本单位,进行生生合作、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

6、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先经过讨论确定需要做的事,然后各自分工。小组长负责协调,遇到困难先在小组内寻求帮助,小组自己解决不了,再向其他小组成员或教师求救。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信息素养,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表扬、欣赏他人的成果,共同分享小组合作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一是培养提高学生鉴别能力。比如在学生中可以开展“中学生应不应该上网”“网络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4等话题的讨论,通过讨论统一学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

7、。二是注重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学生心理,经常找问题学生谈话,化解学生因迷恋网络带来的心理和生理障碍,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三是培养中学生遵守网络规则的法制意识,预防中学生网络犯罪和网络失范行为。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但美国华盛顿的“计算机伦理研究所”推出的“电脑伦理十诫”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指出的“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都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很好的依据和准则。同时也可针对一些典型的网络违法和犯罪案例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