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ID:3061810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_第1页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_第2页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_第3页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激发兴趣中渗透情感,在宽容对待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在广泛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素材,在自评互改中得以提高。  【关键词】营造环境;克服畏惧;广泛阅读;重视评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习作提出了阶段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三年级的学生刚从写话过渡到写片段,他们写作素材不丰富

2、;甚至少数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写起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无物。如何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一直是我们探究的一个问题。  一、淡化概念,克服畏惧心理  当这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学生初次接触“作文”或者“习作”这个概念时,必然因其陌生而视之为畏途,产生畏惧心理,缺乏自信。我有意识地把“作文”一词在课堂上消失,试着把作文课变成一个游戏、一次活动、一项比赛、一个偶然事件……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感受。  1.抓住

3、时机,感受情境。创设情境,诱发写作欲望4  去年12月的一天,整个县城普降大雪。下雪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是难得一见的事情。当天的语文课上,我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感受纷纷扬扬的大雪。在操场上我让孩子们观察雪景。看看雪花像什么,有的说像翩翩飞舞的蝴蝶,有的说像可爱的小水滴,美丽缤纷的花朵……然后我叫孩子们伸出手感受雪花,放到嘴里品尝雪花。让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玩雪球、打雪仗……在此环境中,孩子们轻松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下来。  2.走进自然,拥抱生活  自然界和社会是学生们的习作源泉,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

4、向社会,就可以获取习作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情感。如:登山比赛、制作水果拼盘等;带领学生爬华山、五马山、游玉华洞,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无穷的美;到工厂、农村参观访问体验生活;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看电影、听广播等。学生能从中积累素材,就能写出真实、具体的所见、所闻、所悟。  二、宽容对待,增强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欢乐,取得成绩的欢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学习成功是最足以促使学生后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后

5、,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增强自信心。4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习作,它不是科学家的著作,也不是作家的作品。它是孩子们练习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公平对待孩子们的习作。对习作的要求不能太高,评价时应对习作做鼓励性的评改。心理学理念告诉我们:孩子们完成一篇习作后,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承认”和“肯定”。我们的孩子一个月看不到成绩,两个月还看不到成绩,那么他对学习就失去了信心。我们不妨给

6、孩子的习作打高分。特别不要拿学困生的习作与优生比,而应只是将学困生前后习作比。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教师要看到孩子的闪光之处,要赏识学生。同时,教师对不同的孩子应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有的要求习作中句子通顺,能让别人读明白;有的要求不仅要句子通顺,还要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的要求语言优美,有自己的感受、想象等等。要求不同,学困生同样也能得高分。在高分的激励下,他们会一次次进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写出出人意料的好作文

7、。  三、积累词汇,广泛阅读  我们的孩子知识面狭窄,词汇贫乏。《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据科普杂志介绍:蜜蜂酿一公斤蜜需飞行145万里路,采150万朵花。需160吨重的矿石,才能提炼出黄豆大的镭。结合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要让孩子大量阅读,只有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汲取营养,吸收信息,厚积才能薄发,提高习作能力。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应帮助孩子们养成做读书笔记和摘抄的习惯,善于摘抄一些优美、生动的词句

8、和精彩片段,真正起到从读中学写的目的。  四、重视评改,养成习惯4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教小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不仅能促进‘写’,发展思维,还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修改作文不光是要‘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头说说看。……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可见,读是修改作文的好办法。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