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

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

ID:30706209

大小:19.86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2

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_第1页
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_第2页
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_第3页
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_第4页
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_第5页
资源描述:

《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解读高丽娅的“教案官司”    谭雨高丽娅也许未曾想到,当她把民事起诉状交给重庆市南岸区法院立案庭的法官,把学校推上被告席之际,她注定要成为教育法律界的新闻人物,她的教案官司也注定要在中国教育法制化进程中留下浓重的一笔。因为,她的官司触及了现行法律和政策的一个盲区,而她的命运却关乎全国1400万教师的命运。她的教案官司的含义,已经超越了她自身。目前,此案尚未作出终审判决。媒体眼中的教案官司高丽娅,1957年出生,原为重庆市南岸区四公里小学

2、语文教师。2002年4月,为了撰写论文和总结教学经验的需要,高丽娅要求学校退还其于1990年至2002年期间所交的48本教案。但学校仅返还了4本,其余44本未返还。此后,高丽娅多次要求学校归还教案本未果。2002年5月30日,高丽娅向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起诉四公里小学,要求学校返还教案并赔偿损失,从而开始了长达近两年的“教案官司”诉讼。本报为此曾做过多篇报道。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

3、,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教案纠纷诉讼经历:2002年5月30日,高丽娅向重庆市南岸区法院递交了状告其所在学校的民事起诉状。2002年8月5日,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一审以原告与被告之间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他们之间从事职务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不属于法院受案范围为由,裁定驳回原告高丽娅的起诉。2002年8月12日,高丽娅因不服一审判决,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2002年10月24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这起教案官司。2002年10月28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法院认为,高丽娅在本案中起诉要求返还教案,这是一种物

4、权请求,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属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属民法调整范围。原审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有误,予以撤销,令其重新审理此案。2003年2月21日,“教案官司”在重庆南岸区法院开庭重审。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2003年10月28日,重庆市南岸区法院对此案重审后作出判决,法院以“教案不属‘作品’范畴,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教师的教案属工作成果,学

5、校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由于国家法律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均无对教案归属的明确规定,故高丽娅要求学校返还教案,于法无据”为由,判决驳回原告高丽娅的诉讼请求。随后,高丽娅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4年2月5日,重庆市一中院二审开庭审理了此案。原、被告围绕着教案本的所有权属于教师还是学校等焦点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目前,此案尚在进一步审理当中。“教案官司”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然要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说它特殊,一是因为这起纠纷的标的物不同一般,因教案所有权发生争议而对簿公堂在全国尚属第一例。二是“教案”一词含义的歧义性,按照一般的理解,它可以指教师脑力劳动的

6、成果——教学方案,也可以指这种劳动成果的物质载体——教案本。而教学方案的所有权关系和教案本的所有权关系却受不同的法律所调整,前者受著作权法调整,后者受民法中的物权法调整。原、被告从各自利益出发对“教案”一词做不同的解释将导致法律关系理解的复杂化。三是这起官司的审判结果将与我国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1400万教师的利益息息相关。教师们在关注,社会各界尤其是知识界人士在关注。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

7、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较早报导高丽娅官司的是高丽娅家乡的《重庆晚报》。2002年6月3日,该报以《教案只收不退,老师状告学校》为题报道了高丽娅为讨回教案状告其所在学校的消息,此时,高丽娅向法院递交诉状刚刚4天。此后,当地媒体陆续发表了一些报道和评论。但是,事件的影响力还仅仅局限于当地及周边地区。2002年8月初,在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前后,一些全国性媒体开始关注这起罕见的纠纷。2002年8月7日,《中国教育资讯报》头版头条刊登了署名为廖申展的《四公里小学的教案纠纷》一文,比较详细地报导了这起全国首例教案官司的缘由。9月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