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ID:30735680

大小:18.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3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_第1页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_第2页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_第3页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_第4页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单纯颈椎旁神经阻滞与颈椎旁神经阻滞加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加葛根汤,颈椎旁神经阻滞,采用颈椎体横突周围阻滞法,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葛根汤采用我院中医科熬制的成剂,1剂分早晚2次口服,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颈椎旁神经

2、阻滞,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在疗效和复发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阻滞次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颈椎旁神经阻滞复合葛根汤治疗颈源性头痛较单纯用颈椎旁神经阻滞疗效更迅速,更明显。【关键词】神经阻滞;颈源性头痛;葛根汤1983年Sjaastad首先提出了颈源性头痛一词。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根据Sjaastad提出CEH的诊断标准,HIS分类委员会又颁布了CEH的分类标准,该诊断已经临床得到正式承认[1]。CEH是一种治疗效果较差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的疾病,为此我院自XX年3月~XX年12月采用颈椎

3、旁神经阻滞加葛根汤与单纯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对照研究,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评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1.1一般资料按照Sjaastad诊断标准确定了我院门诊60例CEH患者,将这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11例,女19例,

4、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为岁,病程1年以下的7例,1~3年的17例,3年以上的6例。伴有颈部损伤史的5例。受某种诱发因素影响的19例,治疗前有27例服用止痛药,有25例因疼痛影响睡眠。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年以下的5例,1~3年的14例,3年以上的11例。伴有颈部损伤史的7例,受某种诱发因素影响的21例,治疗前有28例服用止痛药,有26例因疼痛影响睡眠。对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影像资料显示颈2~3关节突关节显著改变的患者未收入本组。方法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

5、,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椎旁神经阻滞:所用药物为%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10mg用盐水稀释至20ml;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距乳突下1~2cm为穿刺点并做好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在穿刺点垂直进针,对于椎旁压痛明显者,每进针~1cm注射药物2ml,当穿刺针的针尖触及横突后且回吸无

6、血液及脑脊液流出,针尖稍离开骨面于横突周围分次注射药物共10~15ml,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意识的改变。注药时患者常有向头部的放散感,数分钟内疼痛减轻或消失,并觉患侧头部“轻松”。有枕部及头部压痛者,同时进行压痛点注射治疗,每点2~3ml。每周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葛根汤采用我院中医科熬制的成剂,1剂分早晚2次口服,15天为1个疗程。葛根汤的组成:葛根15g,麻黄8g,桂枝10g,白芍12g,田七粉3g,姜黄10g,鸡血藤20g,肉苁蓉10g,威灵仙10g,生姜3片。记录两组病例治疗次数、视觉模拟

7、评分、服用止痛药次数和睡眠改善情况,结果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行椎旁神经阻滞次数比较,平均治疗次,其中有21例病人因头痛缓解明显,未完成3次治疗,有4例病人因头痛缓解不满意治疗次数超过4次以上。对照组平均治疗次,其中有4例病人因头痛缓解明显,未完成3次治疗,有15例病人因头痛缓解不满意治疗次数超过4次以上。两组治疗次数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6例,治疗组比对照组复发率降低10%。治疗1个疗程后VAS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见表2),治疗

8、组平均VAS评分±,对照组平均VAS评分±。两组平均VAS评分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服用止痛药例数由27例减少为1例,说明有%的患者疼痛得到控制;影响睡眠由25例减少为2例,改善率为92%。对照组服用止痛药例数由28例减少为12例,说明有%的患者疼痛得到控制;影响睡眠由26例减少为8例,改善率为%。表1两组行椎旁神经阻滞次数对比表2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