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ID:30736089

大小:19.1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3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_第1页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_第2页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_第3页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_第4页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研究作者:廖治先颜景颖龚文敬【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8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9例)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对照组(129例)采用传统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全开放引流术。观察两组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后瘢痕大小等。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创面愈合时间及美观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

2、学差异。结论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在保持肛门外形、功能及缩短治疗时间上优于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全开放引流术。中国编辑。【关键词】减底缝合;高位肛瘘;临床研究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肛管及直肠因病理原因而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是肛门周围脓肿破溃的后遗疾患,在我国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国外为8%~25%[1]。手术是治愈肛瘘的根本方法[2]。我院自XX年至XX年7月,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减底缝合引流术治疗高位性肛瘘258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

3、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按照XX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指定的肛瘘诊断标准,本组确诊为高位肛瘘的258例。采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129例,对照组129例。其中男148例,女110例,年龄18~60岁,平均岁,病程6~70个月,平均个月。两组经统计学均衡性检验,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术前准备术前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血糖、乙肝标志物、胸片、心电图等,排除手术禁忌证。

4、术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手术方法治疗组:患者取截石位。腰俞穴麻醉,碘伏常规消毒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铺无菌孔巾,参考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术前X线碘油造影,采用视、触、牵拉、染色及探针等法,确定内口和瘘管走行,做好主引流口的选择。从外口开始沿探针切开瘘管,直至肛门缘。彻底搔刮已切开的管道和腔穴,清除管壁着色的腐朽组织。将探针由肛缘顺瘘管从内口穿出。切

5、开内口以下肛管皮肤、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皮下部、浅部。搔扒,清除感染的肛窦、肛门腺,修整创面,在探针头部结扎一粗丝线,再在粗丝末端结扎一橡皮筋,然后将探针从管道中退出,使橡皮筋留在管道内,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筋末端,适度拉紧,以止血钳在橡皮筋贴近括约肌处夹住,再在钳下方用粗丝线将橡皮筋结扎。冲洗伤口,修整低位切口,用7号丝线从切口一侧皮下进针,切口基底部中线出针;同理,从切口对侧皮下进针,切口基底部中线出针。如此间断缝合切口远端部,不缝合皮肤,缝合完毕再由内往外打结,不留死腔。查无搏动性出血后,以黄连纱条填塞切口,外敷塔形棉垫,丁字带加压包扎。对照组:麻醉、体位、内口及管道

6、的处理等同治疗组,适当修剪切缘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使之成为底小口大呈v形的创口,不缝合,引流口置入黄连纱条,外敷塔形棉垫,丁字带加压包扎。术后处理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预防或控制感染。术后控制排便2h,无需控制饮食,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品,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后用本院的痔洗散熏洗创面,然后局部换药,%甲硝唑液冲洗脓腔,适度牵拉橡皮筋。纳入黄连纱条必须越过内口水平,并紧贴切口创面,保证肉芽从下往上生长。缝线视切口愈合情况,一般5~d拆除。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P值。结果.1疗效评定标准按照1995年国家中医

7、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两组患者总疗效作对比观察。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伤口愈合;显效: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中国.2结果.总疗效比较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两组资料痊愈率均为100%,两组均未见显效及未愈病例。总疗效经x2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术后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