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因特网的演进

9因特网的演进

ID:30748501

大小:60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3

9因特网的演进_第1页
9因特网的演进_第2页
9因特网的演进_第3页
9因特网的演进_第4页
9因特网的演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9因特网的演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概述计算机网络最初是为传送数据信息设计的。因特网IP层提供的“尽最人努力交付"服务对传送数据信息也是很合适的。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多媒体信息的信息量往往很人、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冇较高的要求.多媒体数据往往是实时数据(realtimedata)因特网是非等时的,模拟的多媒体信号经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再组装成分组。这些分组的发送速率是恒定的(等时的),经过因特网的分组变成了非恒定速率的分组。w,afs*利詬的Xrhnn豪HI定曲需要解决的问题:传输时延不能太人,而且时延抖动也必须受到限制

2、、丢失容忍(losstolerant)也是实时数据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如何改造现冇的因特网:人量使用光缆和离速路由器,网络的时延和时延抖动就可以足够小,在因持网上传送实时数据就不会有问题、把因特网改造为能够对端到端的带宽实现预^(reservation),把使用无连接协议的因特网转变为面向连接的网络、部分改动因特网的协议栈所付出的代价较小,而这也能够使多媒体信息在因特网上的传输质量得到改进。第二节因特网的多媒体体系结构.SIP应用层协议:^SDPjRTSPj服务质量RSVPJ:RTCPJTCPUDP

3、IPv4/1Pv6PPP以太网SDH/SONET一、实吋运输协议RTPRTP为实时应用提供端到端的运输,但不提供任何服务质量的保证。多媒体数据块经压缩编码处理后,先送给RTP封装成为RTP分组,再装入运输层的UDP用户数据报,然后再交给IP层。RTP是一个协议框架,只包含了实时应用的一些共同的功能。RTP口己并不对多媒体数据块做任何处理,而只是向应用层提供一些附加的信息,让应用层知道应当如何进行处理。RTP也可看成是运输层的-•个子层:运输层RTP分组的首部格式:1631T12字节丄IIP首部UD

4、P首部RTP首部RTP数据部分(应用层数据丿RTP分组UDP用户数据报IP数据报二、实时运输控制协议RTCPRTCP是与RTP配合使用的协议。主要功能:服务质量的监视与反馈、媒体间的同步,以及多播组中成员的标识。RTCP分组也使用UDP传送,但RTCP并不对声音或视像分组进行封装。可将多个RTCP分组封装在一个UDP用户数据报中。RTCP分组周期性地在网上传送,它带有发送端和接收端对服务质量的统计信息报告。RTCP使用的五种分纽.类型:结束分纽.BYE、特定应用分组APP、接收端报告分组RR、发送

5、端报告分组SR、源点描述分组SDES。三、实时流式协议RTSPRTSP协议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工作,它是一个多媒体播放控制协议,用來使用户在播放从因特网下载的实时数据时能够进行控制。要实现RTSP的控制功能,我们不仅耍冇协议,而且要冇专门的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和媒体服务器(mediaserver)oRTSP与RTP和RTCP的关系客户RTSP仅仅是使媒体播放器能控制多媒体流的传送。因此,RTSP乂称为带外协议,而多媒体流是使用RTP在带内传送的。第三节IP电话一、IP电话概述狭义的IP

6、电话就是指在IP网络上打电话。广义的IP电话则不仅仅是电话通信,而且还可以是在IP网络上进行交互式多媒体实时通信(包括话音、视像等),甚至还包括即时通知IM(InstantMessaging)^IP电话网关的几种连接方法分组交换普通电话机到普通电话机ii:IP电话ip电话:电路交换•严1<—电路交换一身二、H.323H.323是ITU-TT1996年制订的一个名称很长的建议书,1998年的第二个版本改用的名称是“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H.323包括系统和构件的描述,呼叫模型的描述,呼叫信令过

7、程,控制报文,复用,话音编解码器,视像编解码器,以及数据协议等,但不保证服务质量QoSoH.323终端使用H.323协议进行多媒体通信。H.323标准指明的四种构件:H.323终端、网关、网闸、多点控制单元MCU。多点控制单元MCU三、会话发起协议SIPSIP是一窓较为简单且实用的标准,H前已成为因特网的建议标准。SIP协议以因特网为某础,把IP电话视为因特网上的新应用。SIP协议只涉及到IP电话的信令和有关服务质量问题。SIP系统的两种构件是用户代理和网络服务器。四、IP电话的通话质量IP电话的

8、通话质量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通话双方端到端的时延和时延抖动、话音分组的丢失率。IP电话的端到端时延:(1)话音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要经受时延。(2)话音比特流装配成话音分组的时延。⑶话音分组的发送需要时间,此时间等于话音分组长度与通信线路的数据率Z比。(4)话音分组在因特网中的血储转发时延。(5)话音分组在接收端缓存中秒存所引起的时延。(6)话音分组还原成模拟话音信号的时延。(7)话音信号在通信线路上的传播时延。(8)终端设备的硬件和操作系统产生的接入时延。低速率话音编码的标准:G.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