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

ID:30753100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3

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_第2页
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_第3页
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秋教学工作计划戴飞本学期我承担着高一年级八个班的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依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学生实际,为顺利完成学校任务,特制定此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1、高一学生15、16岁,止值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心理、自我意识、民主意识等也正在急速转型。2、经过初三的冲刺,学生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需要休整、有时间歇口气,补回初三的辛劳。3、很多学生家庭条件好,无危机感,学习行为被动。4、叛逆甚至对抗情绪明显,反感老师的管理。5、高一学生来自不同学校,对早晚自习、上课、课外活动、课间操、眼保操、服装没有统一的规范认识,各学习环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作业、归纳小结、复

2、习巩固)多数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知道的难以付诸行动、也不能持之以恒。6、学生有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但很多同学只是一知半解,学习是只有死记硬背,没有方法。二、目标和措施(-)目标1、知识目标(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2)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3)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口然观,逐步形成

3、科学的世界观。(2)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准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3、能力冃标(1)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4、内容冃标力争在高一上学期完成《分子与细胞》模块教学所有内容。第一,从宏观上把握生物教学内容。第二,从微观上细心揣摩章节内容。将章节内容放在整个教材体系

4、的大背景下考虑,使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也使章节内容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第三,辨证地对待新教材体系,用扬弃的方法剖析教材。第四,认真把握教学的基本环节。第五,要充分利用好教室内的教学平台和实验室的设施,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第六,在教学上,要注意向他人取经学习。第七,自己要认真研究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教学上真正的主动。三、教学活动安排第一、二周(8、25—9、8)共6课时从生物圈到细胞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三周(9、12—9>18)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四周(9、19—9、25)[实验]检测生物

5、组织屮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第五周(9、26—10、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七周(10、10—10、16)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无机物第八周(10、17—10、2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九周(10、24—10、30)[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第十周(10、31—11、6)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第十一周(11、7—1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和[探究]第十二周(11、14—lk20)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第

6、十三周(11、21—11、27)细胞的能量“通货”——ATP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十四周(11、28—12>4)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十五周(12、5—12、11)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十六周(12、12—12、18)[实验]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和提取第十七周(12、19—12、25)细胞的增殖第十八周(12、26—1、1)[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和细胞的分化第十九周(1、2—1.8)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和细胞的癌变第二十、二^一周期末复习2010、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