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项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ID:30773416

大小:5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1-03

《项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_第1页
《项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项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链》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主题:《项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设计者:何利瑞/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咅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基于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

2、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基于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2.教材分析《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儿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看,享受看美好的生活。课文如同摄彫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备课,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动感。其中,对小

3、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屮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屮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3.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基本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述需加强,写字时述需在注意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上多加注意,书写习惯正在养成。(2)基于阅读: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还需加强。(3)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正在培养,课堂上愿意表达。

4、教学目标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生字“和”。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评价任务评价任务1:通过借助拼音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评价学生认读生字情况。通过教师观察指导、同桌互评等形式评价学生书写,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评价任务2: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同桌展示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评价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提取文中信息,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3分钟)活动一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

5、,交流自己眼中的大海。教师出示图片,引入课题。结合生活实际,乐于跟同伴分享自己的看法。活动二板书课题,强调“项”的最后一笔是点,“链”的第五笔是竖提。能结合口己所学或观察所得,准确说出了两个笔画的名称。(评价目标一)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字形(18分钟)活动一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借助课文拼咅自由朗读课文,初步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评价目标二)活动二1.借助拼音多种形式认读生字。2.去拼咅多种形式检测生字认读情况。认读生字时参与度高,正确率高。(评价目标一)活

6、动三1.同桌之间分享识字方法。2.挑学生分享识字方法,师借助汉Z星进行字源识字,识字方法小结。乐于和同伴分享识字方法,敢于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智慧。(评价目标一)活动四“捡贝壳”识字小游戏。能够脫离拼咅的帮助准确认读。(评价目标一)环节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9分钟)活动i1.生字冋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2.给课本标上自然段序号,同桌练习读课文,一人读一段。3.同桌展示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读书情况。4.师生合作读课文。1.学牛在准确认读牛:字的基础上练习读课文,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2.能正确

7、的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合作有一定的方法,乐于合作,乐于展示读文。3•善于倾听同伴的朗读并做出公正的评价。(评价目标二)活动二1.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2.指导读好最后…句话。能说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并读出欢快的感觉。(评价目标二)环节四识写结合规范书写(10分钟)活动一1.学生观察“和”,交流书写时的注意事项。2.生借助汉之星演示书空笔顺,师范写。注意1'可架结构及每一笔在出字格中的位置。(评价目标一)活动二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评,教师反馈;二次书写练习。1•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8、2.能结合给出的标准对同伴的书写做出公正的评价。(评价目标一)项链附:板书设计快活的脚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