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ID:30780376

大小:19.8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3

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非环境学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大学生作为素质较高的群体,其环境意识的提高将有助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重点阐述了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对策实例  [作者简介]丁淑杰,女,黑龙江青冈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与治理;徐平,男,山东曹县人,邢台职

2、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实践科科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管理;刘京中,山东栖霞人,邢台职业技术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教学管理。中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166-02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20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各个部门

3、的机械化,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此时,人们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进步、社会进步,却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环境资源无节制地使用和破坏,致使当时出现了以八大公害为代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之前,从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中可以看出,当时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1962年,卡逊正式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这部著作,此书的出版引发了全球的现代环保运动,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

4、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它最终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环境意识包含人们对环境和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和认识水平,以及人类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主动调整其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的自觉性,即参与意识。环境意识的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人与环境关系的意识、环境问题的意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绿色消费意识、环境保护法律意识等①。  一、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是高素质人才,而环境意识的提高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

5、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2.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广泛。在校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而我国各地区均有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发生,大学生在自身环境意识提高的基础之上,对相应地区人群的环境意识提高影响深远。离校大学生,毕业后将面向各行各业,他们会将自己所学到的环境教育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  目前中国和世界正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关心和参与,因此,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战略措施。而大学

6、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环境意识的提高对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这个群体环境意识的提高必将会影响到全民环境意识的进一步提高。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发出的“全国环境教育宣传行动纲要”中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要逐步完善中国的环境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因此,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环境教育,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教育管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②。  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环境教育还很薄弱,特别是非环境学专业的学生,专门的环境意识教育基本没有。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

7、环境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目前我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和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和研究成果,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考虑的。  二、大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环境意识的养成非常重要,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群体的参照。因此整个社会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是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的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