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

ID:30783690

大小:1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3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_第1页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_第2页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_第3页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_第4页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梯子倾斜程度谈起》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点军区第五初级中学李经玉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木课是九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第一课时,由于学生在前一阶段己经学习过有关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但对于直角三角形只能停留在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勾股定理)与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那么,直角三角形屮边与角Z间是否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首先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确实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的第一课时。教师釆用实验的方法,

2、让学生真正领会到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从而,探索出肓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的比是由锐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在实验过程中,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开展讨论,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屮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能够用tan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表示牛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

3、体验数形Z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创设情境(1)有一座千年古塔,小明很想知道古塔的高度,但小明没有足够长的尺子,怎么办呢?于是聪明的小明想了这样的办法:小明在A处仰望塔顶,测得Z1的大小,再

4、往塔的方向前进50米到B处乂测得Z2的大小,根据这些他就求出了塔的高度。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就会揭开小明这样做的谜底。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九年级(下)第一章的内容: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经常会听人们说“陡”这个字,比如这里摆放的两个梯子,你能辨别出那一个比较陡吗?第二环节探求新知1、摆一摆梯子越陡,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越大。2、想一想:在小明家的墙角处放有一架较长的梯子,墙很高,又没有足够长的尺来测量,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得到梯子的倾斜程度呢?如图1-3,小明想通过测量BC及AG,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

5、倾斜程度;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氏C2及AC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第二环节探求新知1、摆一摆梯子越陡,倾斜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越大。2、想一想:在小明家的墙角处放有一架较长的梯子,墙很高,又没有足够长的尺来测量,你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得到梯子的倾斜程度呢?如图1-3,小明想通过测量BC及AG,算出它们的比,来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而小亮则认为通过测量氏C2及AC2,算出它们的比,也能说明梯子的倾斜程度。你同意小亮的看法吗?(1)RtZAB】GRtAAB2C2有什么关系?(2)昱三和如有什么关系?AC2ACt(3)如果改变梯子的

6、位置呢?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活动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到结论,但要重视实验的作用。鼓励每一位学生亲自试验,要注意克服想当然的习惯、缺乏主动实践探索的意识,鼓励学生验证试验结果的合理性。3、有关的概念在RtA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Z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RZA的邻边叫做ZA的正切(tangent),记作tanA./:亠掌握注意的问题:(1)tanA中常省去角的符号“Z”。(2)tan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3)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不表示“tan”乘以“A”。(4)在初中阶段,tanAZA是

7、一个锐角。4、议一议: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的关系:梯子AB越陡,tanA的值越大tanA的值越大,梯子AB越陡.5、例题分析:图中表示甲、乙两个手扶电梯,哪个手扶电梯比较陡?8m乙梯甲梯6、坡度:坡面与水平面夹角称为坡角。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i(坡比).即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注意:坡度越大,坡面越陡。第三环节随堂练习1、在右图中:求tanA的值4m2、判断对错:如图1:⑴呎齧<)B如图2:(2)tanA=0.7m()B7m(3)tanB=—(7A*y)图11Omc(1)3、如图,在RtAABC中,锐角A的对边和邻边同时扩大1

8、00倍,tanA的醫(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D.不能确定AC4.小明从黄山百步云梯脚下的点A约走了10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