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

ID:30838830

大小:9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3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鉴赏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诗歌鉴赏学习流程:1、读学习目标,明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2、初次选择诗歌鉴赏课者观看赏析介绍视频,了解赏析的角度;第二次选择诗歌鉴赏课者,观看《使至塞上》名句赏析视频。3、阅读知识链接,记住不同诗歌赏析类型的提问方式及答题思路。4、学习每一类型诗歌赏析示例,然后从这三首诗歌中任选一句诗歌从这个角度进行赏析。5、把自己选取的诗歌,提问的方式及赏析答案写在下面横线处。6、临时小组长组织研学,选取本小

2、组研学中的一个亮点布到侧板,准备展示。7、全体面向侧板,进行班级展示。一、学习目标1、能从炼字、写作手法、诗歌意境、主旨情感等多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2、记住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思路。二、自主学习知识链接第一种模式品味炼字类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问题:《春望》中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个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用“割”字好在何处。(2分)答:“割”字颇见炼字功夫,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

4、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自选诗句分析:问题:答案第二种模式名句赏析类提问方式: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提问变体: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或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答题步骤:(1)诗句描写了什么内容。(2)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点出蕴含的哲理。答题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答:这句话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说有机会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去看看群山的渺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攀登泰山顶峰的

5、豪情壮志,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自选诗句分析:问题:答案第三种模式表达技巧类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

6、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写作手法知识补充:1、表达方式有:抒情、议论、说明、叙述、描写2、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3、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情景、动静、扬抑、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等答题示例:请对《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进行赏析。答:两个“一何”,既运用了反复手法,又引出了吏与妇的强烈对比,加重了感情

7、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役如狼似虎,老妇哀婉可怜,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了备份的气氛。自选诗句分析:问题:答案第四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

8、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诗歌意象补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