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

ID:43427107

大小:7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02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高考诗歌鉴赏之思乡怀人诗歌鉴赏的导学案课前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阳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设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指出,"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是曲子《折杨柳》的简称,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此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想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月夜忆舍弟(五言律诗)(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过秋一雁声。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示收兵。(1)首联所写之景与全诗所抒之情有何联系?首联描绘边塞秋天凄凉的景色,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1分)为“月夜”铺垫了背景,从而为下面的抒情作了准备。(1分)『解析』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

3、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需答出环境气氛与铺垫背景这两个方面才能得到满分)(2)颔联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而这首诗却把词序稍作改变,便化腐朽为神奇。请作具体分析。这虽是作者的心理感觉,但却说的斩钉截铁,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2分,答出思念热爱故乡得1分,答出主观心理作用得1分)『解析』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

4、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念弟弟,怀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感情;遭逢离乱,生离死别的痛苦;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的爱国情感。(3分,每点1分)(3)前四句与诗题中的“忆”有没有关系?看似与忆弟无关,实则字字忆弟,句句有情:望月怀乡写出“忆”;闻戍鼓,听雁声,

5、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出思念之情。课上合作探究(每首诗必须先通译内容,然后完成问题)鹧鸪天(词)(宋)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①,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注释]①翠微:青山。②取次:随意。(1)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6分)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2)词中所描写的春天的美丽景色是给杜鹃叫声作反衬。(3)

6、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赏析:此词吟咏词人客中闻杜鹃啼声而触发的感慨,抒写了浪迹在外、有家难归的浩叹。词之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起首两句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

7、杜鹃啼叫。“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象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取次,犹随意,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鸟。“行人”走在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词的下片由写景转为抒情,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过片后三句写晴明的春日,杜鹃

8、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听得太多,睡在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在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