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

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

ID:30850607

大小:347.5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3

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_第1页
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_第2页
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_第3页
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_第4页
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章末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章末测试(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20X3=60分)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白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反,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判断1〜2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B.bC.cD.d解析:在河流交汇、地势平坦开阔、农业发达的a处,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答案:A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平坦④河流交汇处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地形和河流是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答案:C读我国某区域等高

2、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冋答3〜4题。3.图屮主要河流的流向为()A.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北流向南B.从东北流向西南D.从南流向北解析:根据支流流向可判断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答案:A1.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C.不用修建大型桥梁,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好解析:B线方案与A线方案的差别可从图中找出。答案:C据预测,从西藏波密县扎木镇直达墨脱县城、全长为117.2千米的公路最快将于2011年夏天实现通车。读墨脱地理位置图,回答5〜7题

3、。2.墨脱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①水能资源②森林资源③旅游资源④太阳能资源⑤地热能资源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④⑤解析:墨脱地处雅鲁藏布江的峡谷之中,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故水能资源极其丰富;藏南地区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是中国三大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区地质地貌景观、峡谷景观、冰雪景观及独特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丰富;此地处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地热资源分布亚区;本地降水较多,故太阳能资源不丰富。答案:C3.西藏墨脱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地区。英主要彫响因素是()A.洋流B.季风C.地热D.纬度解析:热带一般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我国受季风影响,在广

4、西、云南一些地区热带北界经常超越北回归线,最北达到25。“左右,而在西藏墨脫地区热带生态环境沿江北上,一直延展到29°30/No答案:B1.藏南被称为“地质博物馆”,是由于其地处()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B.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D.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解析:藏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地貌多种多样,因而被称为“地质博物馆”。答案:A在2010年10月20日一30日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上,各国外交

5、官试图就今后地球工程技术的实施加以规范。他们对所有的地球工程项目发出暂停令,表示在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以及完善的国际法规约束之前,任何地球工程都不得继续进行。据此回答8〜10题。2.所谓的“地球工程”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太空扌当走阳光、人造云阻挡阳光、人工制造巨型“树木”用以过滤二氧化碳,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阳光等,“地球工程”的主旨是遏制日趋严重的()A.全球变暖B.大气污染C.物种灭绝D.湿地丧失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地球工程”可以减弱太阳辐射,降低全球气温,遏制全球变暖。答案:A3.以下不属于实施“地球工程”影响的是()A.影响生物多样性B.影响气

6、候及生态系统C.增强太阳辐射D.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解析:实施“地球工程”会减弱太阳辐射,可能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等。答案:C4.为了抑制全球变暖,需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C.大气逆辐射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解析:温室乞体能够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使气温增高。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就会直接减弱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答案:A明儿我们去哪里?读右图,回答11〜12题。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

7、带來的影响是()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D.该问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2.该图反应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A.向大气中排放的SO?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减少砍伐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进程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解析: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种植冬小麦的北界将向北移;农牧交错地带将南扩;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出现增多,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气温升高使微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