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

ID:30866221

大小:6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4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_第1页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_第2页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_第3页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_第4页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围观的伦理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8-03-2207:06:08理论导刊2018年2期吴阳李晓红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围观在网络牛活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其具有隐蔽性、多元性、互动性和扩散性等特征。网络围观在推动社会公共治理发展的同时也使社会陷入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为伸张正义而伤害被围观对象,既形成舆论监督又引发信任危机,弘扬社会美徳却陷入伪美徳陷阱,以及从言论自由表达演变为网络暴力。为此,必须从完善网络制度建设、构建预警机制、发挥主流媒体引领作用和提高网民索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坚持以正确方向引导网络圉观,实现网络围观的绿色发展,进而更

2、好地服务社会。关键词:网络围观;伦理困境;理性围观;网络制度建设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2-0071-07围观,也被称作看客文化,本來是指当现实生活中有事件发生时,一群人围着看热闹,进而推动事态的不断发展。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兴盛和网民数量的骤增,网络围观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并在网络牛活中日益凸显出重要作用,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社会形势分析和预测得出的结论:“传统媒体发展变革,全媒開时代加速到來……围观正在改变屮国。”[1]网络围观以网络媒介作为载

3、体,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依托网络开放性、便捷性和实时性的条件,当某--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就会立刻吸引大量网民围观,不仅对网络生活造成影响,而且导致很多事情从虚拟世界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给现实生活造成深刻影响。因此,从伦理视角对网络禺观进行理性思考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网络围观的涵义及特征目前,学界对于网络围观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笔者赞同这--说法:“所谓网络围观,是指网民通过门户网站或博客、微博等自媒体空间,微信(圈)、QQ(群)等即时交流工具,在论坛、贴吧以及各类社交网站等媒介平台或通道,以浏览、

4、点击、转发、评论等方式关注生活事件与社会动态的行为。”[2]网络围观现象通常分为三大类别:一是静态沉默世围观,此类围观主体通常保持沉默,安静地关注、浏览网络事件,既不参与评论、讨论來表达口己的看法,也不参与转发、宣传等扩大事件的影响,对网络事件态势发展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因此对这类围观学界-般不做深入研究;二是动态判断型围观,此类围观主体通常参与点赞、评论來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主张,但也只是对网络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同主张者表示赞同和支持,对不同主张者表示反对并进行辩论,如果是少部分人围观评论那么对网络事件态势的发展影

5、响力较弱,但当闌观网民数量巨大时其评论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推动或阻碍事态发展,给社会带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三是动态行动型围观,此类围观主体往往具有主观、冲动、偏激的特征,不仅参与评论、讨论、辩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主张,而且进行转发、传播來扩大影响面,共至有追踪、挖掘、披露等行为,对网络事件态势的发展影响力很强,对网络社会的影响更为显著。动态判断型围观和动态行动型围观乂统称为动态围观,由于其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学界把动态围观作为研究对象。在网络生活中,网络围观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1.围观行为的隐蔽性。网络

6、围观行为与现实生活屮的围观行为不同,它不需要围观者直接出现在事件发生现场,只需要借助网络载体就可以参与到随时随地发生的事件当中去,这就使得网络禺观成为了隐藏在网络平台上的“幕后操作”。虽然目前互联网管理服务部门要求网民进行实名注册,但这也并非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很多媒介还是遵循网民口愿注册原则,因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非实名制状态。就算是实名制注册的网民其信息也只是允许媒体后台知晓,在平台并不直接显示出来,而且也只是借助于•机号或者微信号等进行注册,而手机号微信号等的非实名状态也会“埋下祸根”直接导致故终的非实名注册,甚

7、至可以一人多号不断地更换“马甲”,包括身份、性别、年龄等组成“假群体”参与围观。“社会身份和虚拟身份的脱节,为网络参与个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表里不一、网内网外表现不一样的人格分裂提供了虚拟化环境”[3],可以说,正是互联网的这种隐蔽性直接导致了网络围观行为处丁•隐蔽性的状态,更导致了网民围观行为约束力的下降,围观时肆意发布言论、信息以及实施各类网络行为等。2围观主体的多元性。因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所以网络屮一旦有事件被披露岀来,那么各个阶层、领域各种身份的网民都可以参与围观,既包括事件当事人、事件相关人、报道媒体等,也包

8、括普通民众、学生群体、意见领袖、专家学者等,这种多元化的围观主体在网络媒介条件下以“百家争鸣”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态度,以网络“合力”的方式共同推动事态的发展。理论上,在这种多元主体形态中,不同的社会主体Z间应该以相互尊重的平等地位进行交流,拒绝地位歧视或“有色眼镜”的差别对待,最终实现“白花齐放”的网络生态局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