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

ID:30898273

大小:48.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_第1页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_第2页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_第3页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_第4页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调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转型调整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让.莫奈讲席教授,1968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劳动,1978年入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学习,1985年赴欧留学,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曾作为富布赖特高级学者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作研究,并在美、欧任教。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美国经济学会、欧盟经济研究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屮国国际金融学会、欧洲学会理事,屮美经济学教育交流委员会执行主任。屮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委员。曾经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进行过讲解,国务院特

2、殊津贴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经济发展与国际商务等。2015:新常态是主题词四个全面是纲,纲举目张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经济增长基本动力:?经济增速好不到哪去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就业稳步增加结构变化初步显现物价压力持续减低资本市场分化经济下滑与就业同步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发展是特征:2015有继续减速空间总结2014:结构性转变1,三大需求结构持续发牛调整化变,2,国民经济的总储蓄与总消费的比重发生结构性拐点化变,3,贸易品与非贸易品,工业品与服务在内部需求结构调整,4,刘易斯拐点到來,用工发生变化,5,金融机构

3、在金融创新和监管发生调整,融资渠道较大变化。6,区域结构也发生十分快速的变化,西部比重加大,7,在低端就业阶层工资增速持续上升,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会议密集召开2013年11月9-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13口在北京举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12月12・13日在北京举行;屮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24FI在北京召开;2014年3月两会在北京召开;2014年4月25日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2014年7月29日召开政治局会

4、议,分析研究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屮央政治局2014年12月5口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中央工作会议于2014年12月9日・11日在北京召开。基本思路4月政治局会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2015年强调一个屮心、四个全而、五大工作重点、八个更加注重一个中心:质量、效益、可持续新常态的提出比尔•格罗斯和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给

5、“新常态”划定了几个特征:增长乏力、失业率持续高企、私人部门去杠杆化、公共财政面临挑战,以及经济增长动力和财富活力从工业化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同时,他们强调,“新常态”指的是在目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最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应该发生的事情。习近平的新常态2014年5月,“新常态”第一次岀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要正确认识屮

6、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屮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

7、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适应新常态•增长速度:降低为中高速•发展方式:质量、效益、集约•经济结构:存量调整、增量优化•动力变化:穿新驱动,新增长点培育•强调一个中心:质量、效益、可持续進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九大特征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朿,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

8、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