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

ID:30936788

大小:55.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数学综合素养,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问题情境的相关策略进行几点分析。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对策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091-01引言:问题情境,是在创建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巧设问题,在牛动的学习环境中,教师通过不断提问,不断设疑,引领学生的思维

2、,帮助学生建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以及教学冇效性。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规律以及学习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使其更好的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一、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由于初次接触数学知识,因此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理,而教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进而让小学生走进故事营造的氛围中,可以更加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教师为了培养小学生动脑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要把讲述的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让小朋友对故事内容感兴趣的同时,更好的

3、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学习“数字”的时候,教师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山羊爷爷去看他的孙子,路上买了很多鲜嫩的小草,可是路途太远,这些草都被爷爷自己吃了,他的小孙子什么都没吃到小学生听到以后,经过思考,明白了“0”的概念。或者,在学习“图形周长计算”时,教师可以这样创建情境:青青草原举办春季运动会,所有动物都来参加比赛,为了让实力相差较大的选手感受到比赛的公平,因此对比赛场地进行了划分,奔跑速度比较快体型比较大的狮子需要跑方形跑道,而松树、兔子等小动物需要跑圆形跑道,这时有的动物就会质疑比赛

4、的公平性,由此教师会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怎样计算两个跑道的路程从而让其他动物信服呢?这样学生就被带到了一个数学计算的情景中,进而对数学图形的周长计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二、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次有意思的游戏,从而在娱乐中开展教学工作。教师需要选择一个可以集体参加且难度较低的活动,进而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去,让小学生更好的在快乐放松的环境中学到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述分数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这样设定游戏内容:让所有的小学生都聚集到一起,然后教师将它们分成

5、三到四个小组,每组小学生中间都放置一个橘子。之后,老师讲述游戏规则,每一个小组需要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剥橘子并分给同组的小朋友,前提是每一位小朋友都耍分的相同份数的橘子。此时小朋友就会产牛疑问:橘子一共有几块?我改怎么分才能让每个小伙伴都有橘子吃呢?小朋友在思考的同时,将自己带入数学分数计算的场景中去,从而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加渴望探寻到问题的答案。三、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记住现有知识内容,并对身边的事物产生质疑心理,因此,在设定场景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传统认知观

6、念,学生在听到问题后会产牛矛盾的心理,进而产生疑问。由此勾起学牛.探寻问题是否正确、怎样进行询问解答问题才能让人得到满意结果的想法,从而让教师的教学方法发挥作用。针对小学生设置的问题,教师需要深思熟虑,既考虑小学生认知范围,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解题兴趣,进而产生知识共鸣,这也是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课程中需要时刻考虑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去测量数学课本,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标准太小怎么办?于是学生开始讨论,思考,并翻阅课本,在新知识

7、和I口知识认知冲突上探究,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用平方分米或者平方米解决问题。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牛在遇到问题时,懂得如何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领悟数学学习方法。四、联系生洁实际,创建有效情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并不建议教师完全按照课木的内容进行,在完成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情境但该情境的创设必须让学牛觉得亲切,而但就发生在每个学生身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当讲到简单的加减乘除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

8、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例如:同学们你们每天喝的水是由谁送的?同学们回答由王师傅送的一、那么,谁知道王师傅每天要给学校送多少水呢?学生兴趣高涨,开始寻找数据,发现每桶水的净重为18千克,并告诉他们每问教室和每个办公室每天均用一桶水,一共有24个班级和6个办公室,学生在问题的启发卜,开始计算,并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计算的结果,学生们在这个熟悉的情境中,对王师傅送多少水产生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习和巩固相关的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