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

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

ID:30941011

大小:3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_第1页
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_第2页
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_第3页
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_第4页
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杭州茶叶出口的发展策略研究杭州市是浙江省的产茶主要区域,是茶叶的主要集散地,茶叶引导着杭州的农产业,也是杭州的特色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近年来,浙江茶产业发展迅速,无论在产量还是效益方面都有很快速的提高。茶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总会看到,杭州的茶产业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在如此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面前,我们杭州茶产业应该怎么趋利避害,促进杭州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据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杭州茶叶出口现状的分析(

2、一)杭州茶叶出口的概况在国际市场上,杭州茶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提高,出口呈量价齐增的局面。杭州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前五个月,杭州地区出口茶叶及其制品651批次、货值1732.5万美元,同比增长52.1%和52%。不过,增幅最大的不是绿茶而是花茶。杭州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处的钱军说,从出口茶叶的品种类别看,出口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绿茶、花茶和乌龙茶。其中绿茶出口批次及金额同比增长35.9%和31.5%,花茶出口批次及金额同比增长187.5%和172.2%,乌龙茶出口批次及金额同比增长57.5%和8

3、4.7%。浙江历来是茶叶出口大省,每年茶叶出口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左右,但一直以来浙江的优势在绿茶,杭州地区绿茶出口量在全省排名第三。而从今年的数据来看,花茶和乌龙茶的增幅都超过茶叶的总体涨幅,尤其是花茶的增幅接近两倍。(二)杭州茶叶出口的特点...杭州茶叶出口的特点:浙江目前茶叶出口的总体数量多,但出口商品层次比较低。集中体现在出口的多为中低档绿茶和初级产品,缺乏国际知名品牌。浙江的茶叶出口主要以茶原料为主,多数产品充当国外品牌原料,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茶叶深加工产品及高附加值茶制品的开发明

4、显不足,茶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茶企业品牌意识低下,自有出口品牌少,迄今为止,尚未培育出1~2个具有相当市场份额的茶叶品牌,几乎没有国际公认的品牌茶。出口茶叶的层次低下,直接影响茶叶的出口价格。一是杭州辖区的茶叶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同比有所恢复;二是部分出口生产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应对,调整了出口产品结构,这也是花茶和乌龙茶出口增幅较大的原因;三是部分出口茶叶生产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逐渐增加对俄罗斯、非洲国家的出口量。因此杭州茶叶出口才会有如此好的销量。二、杭州

5、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相继出台,消费者和媒体更加关注茶叶等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浙江及时将工作重心从增加产量转到了全面提高质量上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开展绿色农产品基地认证,制定茶叶质量标准,完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意识普遍增强,卫生质量明显改善,茶叶质量从感官品质、理化品质、安全指标等方面评价都是安全的。当前影响浙江茶叶质量安全的因素:1、农药残留指由于农药、生长调节剂的大量使用,导致茶叶中的害

6、化学物质的残留,20世纪90年代前这一现象在浙江茶园发生较为普遍。自国家发文禁止在茶园中使用六六六、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以来,浙江加强了茶区农药市场管理,建立了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和茶园农药配药站,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浙江茶叶农残超标现象呈逐年递减趋势。近几年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浙江200余批次茶叶进行了市场抽样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然而,欧盟、日本等一些国家对茶叶出口的农残标准不断提高,检测项目不断增加,限制使用的农药越来越刻,出口茶

7、叶的农残问题还是比较突出。2、重金属...在茶叶重金属中,铅含量偏高是浙江茶叶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我国对茶叶中铅含量执行强制性检验,铅含量限量国家标准为2mg/kg,而其他主要茶叶出口进口国如欧盟为5mg/kg,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为10mg/kg,日本为20mg/kg,非洲等国家不作要求,我国是世界上茶叶中铅含量要求最严的国家。由于我国茶叶中铅含量标准过严,导致共行业中铅超标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2001年我国农业行业标准修订铅含量限量标准为5mg/kg,国家标准也正在修订当中,如执行这一

8、新标准,浙江茶叶铅含量超标问题可望得到基本解决,但这一问题仍不容忽视。3、有害微生物有害微生物含量偏高主要是由于茶叶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合格所引起的,如地面摊放、制茶人员带来的污染等。除少数国家对有害微生物提出要求外,多数国家尚无严格要求,但已引起了普遍重视,无公害茶叶标准已将大肠杆菌列为检测内容。茶叶有害微生物列为必检项目已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4、人为掺杂使假少数茶叶生产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使,违规使用公素、香精等非茶物质,人为地添加对人体有害的物质。2004年7月央视二套曝光浙江松阳和遂昌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