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ID:30949095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1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2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3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4页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检测(三)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H:“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A.以民为木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D.关注现实解析:选D材料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楚的话、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的关系,即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人性向善的伦理观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2.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

2、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解析:选B材料中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张徳治,但没有明确反对法治,故A项错误;三位思想家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人治政治,故B项正确;德治都是他们治国的明确标准,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儒家的治国方略,与人伦秩序的规范无关,故D项错误。3.(2018•深圳调研)“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岀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中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

3、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D.主要用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解析:选B材料关键信息“忠”“孝”体现的是儒家的思想主张,与个人修养无关,“以法为教”体现的是法家思想,故A、C两项错误;材料竹简内容反映出秦朝为吏之道仍然强调儒家的伦理关系,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故B项正确;用毛笔书写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4.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A.君主专制B.天人感应C.大一统D.君权神授解

4、析:选D由材料可知,君主是上天用来引导人民为善之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1.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B.提高社会道徳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解析:选A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了实现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就是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A项正确;B、D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屮无法体现,排

5、除。2.朱熹在《白鹿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B.强调教育的li的是完善道德C.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D.为学的目标是写出华丽的词章解析:选B材料虽提到圣贤,但并未说让人成为圣贤,故A项错误;根据“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故B项正确;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而不是获取声名利禄,但并未要人们放弃声名利禄,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为词章”是朱熹所否定的,故D项错误。3.王阳明认

6、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己,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据此,王阳明()A.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B.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C.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D.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王阳明认为学习经书等儒家经典的目的就在于“致良知”,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故B项错误;“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实践”问题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4.明清之际有思想家认为,“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则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矣。”这一思想()A.公开挑战了君主的权威

7、B.体现出对圣人的尊崇C.是追求个性自由的表达D.全面否定了宋明理学解析:选C材料表明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子以质疑和否定,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开始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反映,符合明清时期李贽的思想主张,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材料不符;李贽的思想仍然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并非对理学观点的全面否定,D项错误。1.蔡元培曾说:“黄梨洲(黄宗羲)且得东方卢梭之目焉,是为学问界之势力。”黄宗羲被称为“东方卢梭”主要是因为他()A.批判君主专制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C.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D.认为“工商皆本”解析:选A卢梭作为启蒙运动的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