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

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

ID:30950214

大小:7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4

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_第1页
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_第2页
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_第3页
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_第4页
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密]2015年4月18H前重庆市高2015级学生学业调研抽测试卷(第二次)语文(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吋,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蓝黑墨水笔,将答案巧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冃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存。一、(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2、)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庇护(pl)■濒危(bln)•谒见(ye)■言简意赅轻歌曼舞一诺T•斤连篇累牍B.通缉(jl)■C.圈养■(juan)悭吝■(qian)动辄得咎枉废心机D.奇葩(pa)觊觎(jl)悬梁刺骨原形毕露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插画师李晓林在“24节气美食图”里,以温雅清新的笔触画下了24节气的食俗。画屮各色美食的香味力透纸背,与美景文字交相辉映,恰到好处,古意盎然。••••B.雾霾对国人身体以及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针对此种

3、状况,相关部门“头■頰电次,.囲婕纠缈”,已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力争空气质量逐步有所好转。C.为了节省房租且能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有些低收入者往往选择被称为“鞋盒”的公寓。由于房间狭小,他们只能叠床架屋,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D.李玉刚的最新神曲《李》把历史典故和诗词歌赋融为一炉,从“老子”李耳到“诗仙”李口、“词帝”李煜、“药圣”李时珍,从《道徳经》到《将进洒》、《虞美人》、《漱玉词》,汇聚了中华李氏历史文化精华,全球1.5亿李氏宗亲与有荣焉。••••3.下列句子排序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①所谓“君子

4、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②一个人如果能以心志为主导,以身体、行动来配合,坚持下去,就可以排除杂念,让内心充满浩然之气,而这种浩然之气是可以跟天地间各种能量相生相成的。③孔子认为人有“血气”,血气会带来问题。④儒家对“气”的看法,从孔子到孟子经历了一个变化。⑤孟子进一步说明,气有两个层次:第一种代表欲望,即孔子所说的血气;第二种则与心志有关。①血气“未定”“方刚”“既衰”都不好。A.④③⑤①⑥②B.④③①⑥⑤②C.③①⑥⑤②④D.③⑤②

5、①⑥④二、(本大题共3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简答题5分,共11分)阅读下文,完成第4〜6题。“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控制、掠夺乃至伤害,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实施非爱行为的主体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我都是为了你好”,但行为的接受者不但感觉不到爱,反而生出怨恨。这里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一个行为爱与非爱的甄别标准是什么?西方文化的标准是以接受者的感受为准,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价值有关。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性质的,个人的感受必须

6、服从于普遍道徳标准乃至习俗,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强调行为本身是否合乎礼法一一其实这有其积极意义,因为的确有很多爱的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也就是说,东方文化倾向承认非爱行为的合理性,那么非爱行为的合理性在哪里呢?有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底线诉求是安全。安全的获得要依赖于保护,而保护的实质是控制。所以,东方文化人际交往中,控制是完全合理的。认识到了以爱去控制的合理性,那么无论是实施方还是接受方感觉都会好很多,也就是说可以比较从容的面对。比如,一个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的母亲,开始往往是无

7、意之举,不过是自恋式地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人对自己的一部分当然要控制。父母之所以会自恋式地爱孩子,其实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自恋式的爱自己。实际生活中,当父母意识到自己是在用爱去操控孩子时,因为文化与道德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他们会首先采取压抑和逃避的方式,也就是否认自己在用爱去操控。心理学告诉我们,所有的压抑都会投射,非爱行为中的父母,其压抑最终投射为孩子的过错,于是责怪孩子不知道好歹,不体谅父母,没有孝心。非爱行为问题对于自我意识薄弱、个体化需求近似的老一辈人来说普遍不是很大的问题,而在今天这样一个

8、个体意识快速高涨的多元化社会中,非爱行为就不得不被高度重视了。1.对“非爱行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对人的控制、掠夺乃至伤害。B.发生在最亲近的人之间。C.实施者往往以“为了你好”为理由。D.行为的接受者感受到的往往不是爱。2.对非爱行为存在的原因,说法不成立的一项是A.接受者感受虽不愉悦,但结果却是建设性的,非爱行为口然有其合理性。B.爱是一种保护,而保护的实质是控制,所以非爱行为是难免的。C.父母会自恋式地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