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

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

ID:30964870

大小:7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_第1页
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_第2页
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_第3页
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_第4页
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_第5页
资源描述:

《贮罐检验安全措施201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丙烷贮罐检验工程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抄报:管控部:乙烘厂2015-10-15一、工程概况某某厂拥有32n?丙烷贮罐2台,由沈阳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辽河油山金属结构厂制造,按有关法规要求三年需要检验一次,西部2号罐于2012年11月2日进行了检验,即将到期。现委托某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检验院于2015年10月对另一台(西面一台)进行检验,为保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其它贮罐及整个罐区的安全,特制定本方案和安全措施。二、施工时间自2015年月至2015年月H三、施工地点乙烘厂丙烷储罐区四、检验前期工程施工方案1、倒罐:将受检贮罐内液体用压缩

2、机倒到另一贮罐,开启受检贮罐液相出口阀、气相管进气阀和另一贮罐的液相进口阀、气相出口阀,开启压缩机,抽取另一贮罐的气体压到受检贮罐,使受检贮罐的液体流入另一贮罐,直到液相全部倒入另一贮罐。停压缩机、关闭前述所开的阀门。2、抽取罐内气体:打开受检罐的气相出口阀和另一罐的气相进口阀,开启压缩机,将受检罐的气体抽到另一罐,直到受检罐内压力低于O.IMPa,停压缩机,关闭上述所开阀门。3、注水排除罐内余气:(1)、关闭受检罐进出液相管的各阀门,并加盲板隔断;(2)罐下排污口接通水源(消防栓);(3)打开排污口阀门向罐内注水,罐内气体被水挤到罐头体上

3、部,经气相管排或用压缩机抽到其它罐,直到受检罐液位计达最高位置,停止注水。4、排除残气:(1)、关闭气和阀门(2)、在放空管上连接一定长度的胶管,能到用墙外且牌运行罐的下风口,直接排空,排空时停止充装,切断电源。(3)、在排空的同时,继续从排污口加水,直到罐顶放空管冒水为止,使罐顶一小部分残气放空。(4)、拆除安全阀。(5)、搭设外架(必要时)。5、浸泡清洗;(1)、罐内水浸泡一天后,从排污口排出,并排至隔离墙外。(2)、打开人孔盖,在罐顶用高压水枪冲洗内壁;待内部含氧量及可燃气体含量合格后方可进罐作业;(3)、在罐内用高压水枪冲洗内壁沉渣

4、及杂物。6、罐内搭设脚手架(必要时)。7、220V电源线接至罐体下而。五、检验施工方案检验施工由特种设备检测院实施,我厂配合。1、罐体内外部焊缝表面打磨,露出金属光泽,打磨部位和要求以符合检验检测的要求为准;2、检验内容包括:资料审查、宏观检验、舉厚测定、表面裂纹检查、焊接内部缺陷检查、硬度测定、安全附件检查、缺陷处理、耐压试验、气密试验等内容。六、开罐检验后的处理程序1、拆除内架、合上人孔盖、安全阀接口加盲板,水压试验合格后装安全阀,气密性试验;2、外壁防腐处理,拆除外加;3、拆除盲板,连通接管,4、水或氮气置换;5、清理现场。七、安全及

5、消防措施1、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参加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方案施工;2、进入罐区作业者应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3、在作业过程中,运行罐的喷淋装置应保持完好状态,随时可打开喷淋;4、罐底阀门关闭并加盲板,须定时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5、自开罐起到关罐前,均需要定时检查罐内可燃气体含量和氧含量,必须在合格后方可进入;6、罐内有人作业时,罐外应有专人监护;7、所有作业电源,应加设漏电保器;8、参加人员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穿化纤织物;9、在施工现场的有利位置,放置一定量的灭火器(不少于10只),连接

6、好消防水带以备用;10、检验、施工时必须反罐体与系统有效隔断,两罐间用帆布做幕墙隔开;安全技术负责:张学友抽取气体V注水排余气打磨焊缝V检验拆内架、水压试验关人孔缺陷处理八、施工安全组织机构施工总负责:安全总负责:施工人员:王治平、李桂勇、欧阳林明、肖晓勇、检验施工: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淮北分院附:检验工程施工程序准备工作倒罐>抽取气体■注水排余浸泡清洗V排残气V气V必要时搭浸泡清洗强行通风内架-气密性试置换、局交工、投验部防腐肉入运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